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竹下寤言

竹下寤言

二卷。明王文禄(详见《丘陵学山》条)撰。书首有王文禄撰于嘉靖十一年(1532)的短序和黄省曾撰于嘉靖十五年(1536)的序。玉文禄短序中说明了书名《竹下寤言》的来历。他说:“予居后菉芸楼前有竹万竿,日盘桓其下,或对客谈,或游于艺籍,或静而思。恍然有觉,即录数言,聊以舒适也,题曰《竹下寤言》。黄序中亦称“自曰竹下者,志中林之所得也。”全书共分二卷,卷一分天中篇、应迹篇、圣诚篇、文道篇四篇,卷二分男子篇、忌名篇、慎爵篇、恶戒篇、贪戒篇、廉戒篇、久师篇、交游篇、感微篇、虚受篇、良贵篇十篇,共计十五篇(《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存目中为十四篇),约一万七千余字。王文禄在书中以“廉子”自称,阐发议论,品古论今。有些议论颇有道理,如其在感微篇中,通过自然界许许多多现象阐发议论,告戒人们业精于勤,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存侥幸心理,君子当始终典于学,当积学以俟时,而不应因时而改操。但也有些议论不太得当,如诋韩愈之学不如柳宗元,张子西铭可不必作之类。又如谓君子贵无心,古今天地如在大梦中,其中参杂了浓郁的佛老思想,亦为不可取之处。尤其是其在恶戒篇中,“举例”说明轮回转世、报应之说,尤为不可取。有明嘉靖间刻本,共一册,现存于北京图书馆。万历初此书收入《百陵学山》之中,但版刻不同,内容亦多改易。民国二十六年(1937)商务印书馆据《百陵学山》本影印《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另外还有《今献汇言》本、《元明善本丛书》本等。另外还有一卷本《竹下寤言》,收入《今献汇言》中。

猜你喜欢

  • 分宜清玩谱

    一卷。作者不详。是书为作者根据严嵩家收藏的书画、器玩目录汇编而成,所记皆摘取奇珍异物而录,非其所藏全貌。然而仅古琴就记有五十余张,可见收藏之富,对后人研究古代书画、器玩,特别是古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

  • 全室外集

    九卷。《续集》一卷。明僧宗泐(1318-1391)撰。宗泐,字季潭,临海(今属浙江)人。洪武初,选拔修行高的和尚,宗泐居其首,命住天界寺。洪武十一年(1378),明太祖以佛书有遗佚,命其往西域求遗经,

  • 史部

    自魏晋以后,图书目录分类为经、史、子、集四部。史部著录各种体载的历史著作。《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和《宋史·艺文志》皆分为13卷,《明史·艺文志》分为10类,清《四库全

  • 楚辞释

    十一卷。清王闿运(1833-1916)撰。王闿运,字壬秋,号湘绮,湖南湘潭人。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为曾国藩幕僚。后讲学蜀、湘、赣等地,历掌成都尊经书院、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清末授翰林院

  • 诚斋易传

    二十卷。杨万里(1127——1216)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历永州零陵丞、太常博士、太子侍读、左司郎中、秘书少监、宝谟阁学士等职。文章行谊,冠绝当世。亦善长作诗,构思新

  • 周易古经

    无卷数。明雷乐编。雷乐为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嘉靖间由贡生任广州训导。该书《明史·艺文志》没有著录,朱氏《经义考》也不记载。该书所据为宋代吴仁杰本,说是费直传下来的。书首列沿革一篇,历载前儒古易之式,

  • 圣门释非录

    五卷。清陆邦烈编。邦烈字又超,平湖(今浙江平湖县)人,毛奇龄之门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原题毛奇龄撰,实是陆邦烈自撰。此书取奇龄经说及其门人子侄之说以辨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之非,旨在突破宋儒的门户

  • 渐斋诗草

    二卷。明赵汉撰。赵汉字鸿逵,平湖(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均不详。正德六年(1511)进士,官至山西布政司参政。工于诗。《渐斋诗草》刻于嘉靖乙卯,(1555)年。人评:“其诗学江西,尔时为别调。然而风格

  • 双鉴楼善本书目

    四卷。清傅增湘撰。傅增湘(1872-1949),字润沅,又字沅叔,自号双鉴楼主人、藏园居士、藏园老人,曾用笔名江弇、长春室主人、书潜、清泉逸叟。四川江安人,著名的目录学家、版本学家、校勘家及藏书家。自

  • 春秋集解

    ① 十二卷。宋苏辙(详见《诗集传》)撰。据其《自序》,此书初稿成于神宗熙宁间谪居高安之时,其后又再三修改而定稿。其时王安石当政,苏氏兄弟因与安石政见不合而被排挤出京。而当时王安石又诋《春秋》为“断烂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