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稷山县志

稷山县志

①八卷。清顾涞初纂修。顾涞初字惠师,浙江吴兴县人,出身进士,康熙十年(1671)任稷山县知县。顾涞初掌稷山县后,锐意修志,康熙十二年(1673)春,延邑绅士,查考旧志,博采舆论,参稽故典,历数月志成。《稷山县志》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全书八卷,八纲,分为:卷一天文志:分野,星野,星图,祥异;卷二地理志:沿革,疆域,形胜,山川,津渡,沟渠,古迹;卷三风土志:俗尚,节序,乡仪,物产;卷四建置志:城池,官治,学宫,公署,坊乡,堡墩,桥梁,亭阁,坛壝,祠庙,陵墓,坊表,镇铺,寺观;卷五田赋志:户口,均徭,赋税,起运,存支;卷六官政志:官制,历宦,政绩;卷七人物志:乡贤,寓贤,进士,举人,贡士,荐辟,武科,援例,貤封,荫袭,孝行,贞烈,隐逸,艺术,仙释;卷八艺文志:文类,诗类,图书。此编缕分条目,统以八纲,眉目清晰,记述较为详细。②十卷。清张应辰修,王墀纂。张应辰字拱之,汝州人,出身拔贡,嘉庆十六年(1811)任稷山县知县。王墀,出身举人,稷山县教谕。张应辰掌稷山县三年,设局修志,遂延王墀为分纂。博采广搜,越一年而志成。《稷山县志》嘉庆二十年(1815)刻本。此编所述各类与旧志无太大出入,唯关于祀典一节,旧志不载,此编详细记述。③十卷。清沈凤翔纂修。沈凤翔字笠樵,安徽石埭县人,同治三年(1864)任稷山县知县。按稷志,创修于正德九年邑人梁傅,嘉靖四十五年其子梁格付之剞劂,二修于隆庆四年梁格子梁纪复,三修于万历四十年知县刘三锡,四修于康熙三十年知县顾涞初,五修于乾隆三十年韦之瑗,六修于嘉庆二十年知县张应辰,然又五十年未续修。沈凤翔掌稷山县后,锐意修志,访之耆老,登其姓氏,详记其行事,续成若干卷。《稷山县志》同治四年(1865)刻本。此编系续嘉庆旧志而作,其体例全部承袭嘉庆旧志,即将旧志板重印,新增者,补刊于后。其凡例即用旧志凡例,一字未改,此外,山川、疆域两类照承旧志,一字未加。唯民俗方面资料,博采广收,记载详细。此志尚有民国二十二年(1933)石印本。

猜你喜欢

  • 神应经

    一卷。明陈会(生卒年不详)撰。刘瑾补辑。陈会字善同,号宏纲。精于针灸。著有《广爱书》、《全身百穴歌》等书。刘瑾字永怀,号恒庵。此书为所进御书。当在正德年前撰成。此书取《全身百穴歌》其中部分内容,增补刘

  • 白田郑氏一家言

    四种,二十二卷。清郑乾清辑。郑乾清字雪屋,江苏宝应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是编共四种,第一种《白田郑氏遗集》四卷卷首一卷,辑录其家先世善诗文者三十余人,凡诗文书翰均行辑入;首列小传,次载诗文。第二种《白

  • 罗沧州集

    五卷。宋罗公升(生卒年不详)撰。罗公升字时翁,江西永丰人。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兵败被执,不食死。公升因军功授本邑尉。此集首载赋一篇。以下各体分编,而每体之中分《无名集》、《还山稿》、《抗尘集》、《

  • 旧唐书

    二百卷,刘昫等撰。刘昫,算不上是什么史学家,只因其在书成前一年作为监修宰相对全书定稿起过直接作用,书成后又领衔上奏,故题名“刘昫等撰”,沿袭至今。《旧唐书》的纂修,先后换过三任监修宰相。首任赵莹(88

  • 射声小谱

    一卷。清程定谟撰。定谟字心宇,号醒雨,昭文(今江苏常熟)人。官安徽庐江训导。卷首有黄焘序。是书受《切韵指掌图》及《李氏音鉴》影响。以二十九字词代表声母:莺(影)花(晓)院(匣喻),隔(见)溪(溪)禽(

  • 韵学集成

    十三卷。明章黼撰。章氏字道常,别号守道,又号耕隐,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中年病足,隐居不仕,终生教授不求闻达。章氏取《洪武正韵》,参以《三苍》、《说文》、《玉篇》、《韵会》诸书,考订异同以成是书。

  • 金陵雅游篇

    一卷。明余孟麟、焦罽、顾起元、朱之藩等作。焦罽(1540-1620),字弱侯,号漪园,又号澹园。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人。万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万历二十二年(1594)大学士陈于陛建议修国史,欲使他

  • 珍席放谈

    二卷。宋高晦叟撰。高晦叟的字里,生卒年均不详,其生平仕履情况亦无可考。此书所记上自宋太祖,下及宋哲宗时事,书中关于朝廷典章制度沿革,名人掌故,士大夫言行,认为可资后世借鉴者,皆随其所闻见分条载录。某些

  • 榕村语录

    三十卷。清李光地(详见《周易通论》)撰。是书为李之门人徐用锡及其孙清植所辑,为光地学术言论汇编。其中有光地所自记者,有子弟门人所记者,而以光地自记及清植记者为多,各注于诸条之后。书中经书总论与论《四书

  • 诗序非卫宏所作说

    一卷。近人黄节(1873-1935)撰。黄节原名晦闻,字玉昆号纯熙,后改名节。广东顺德人。近代著名学者、作家、诗人。有《蒹葭楼诗》、《曹子建诗注》等书行世。诗序作者为谁,或云子夏,或云卫宏,或云子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