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祭典

祭典

一卷。晋范汪(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范旺,字玄平,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博学多通,善谈名理。为庾亮佐吏十余年,甚相钦待;复为庾翼长史;桓温伐翼,为荆州,以范汪为安西长史,温西征蜀,委以留府,蜀平,进爵武兴侯;温频请为长史、江州刺史,皆不就;自请为东阳太守,温甚恨;在郡甚有惠政,顷之召入,除都督徐、兖、青、冀四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温北伐,令汪率文武出梁国,以失期免为庶人;汪屏居吴郡,从容讲肄,不言枉直,卒谥穆。《晋书》有传。所著《祭典》三卷,《隋书·经籍志》经部礼类注载之,云梁有,又云亡;《新唐书·艺文志》复著录,移入史部仪注类,今佚。马国翰从《北堂书钞》《初学记》《通典》《太平御览》诸书,辑为一卷,并仍《隋志》之旧,列入礼类,与卢湛《杂祭法》等例。观书中论小宗可废,大宗不可废,内有与子范宁辨难一节,引经断决,析理极精,国翰称其家学渊源,堪与炎汉向歆父子媲美,实非虚誉。又各书引或作范汪祠制,国翰谓盖是此书之篇目,义感然也。是书有玉函山房辑本。

猜你喜欢

  • 高密县志

    ①十卷。清张浩修,张寅威等纂。张浩,会稽人,吏员出身,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高密知县。在任期间,从政廉洁自守,于邑中多有建设。《高密县志》,在明嘉靖、万历时,曾两次纂修,入清以后,各县均重修邑乘,

  • 苹野纂闻

    一卷。明伍余福撰。伍余福,字天锡,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生卒年均不详。官陕西按察司副使。著有《成化陕西志》三十卷等。《苹野纂闻》一书仅二十条,记叙的都是吴中的故实,间或涉及朝政记议。书末附有伍余福的儿

  • 学易堂笔记

    一卷、二笔 一卷、三笔 一卷、四笔 一卷、五笔 一卷。明项皋谟(生卒年不详)撰。项皋谟,字懋功,自称酉山居士,嘉兴(今属浙江省)人,郑履淳之婿。著有《学易堂笔记》等。此书是项皋谟所作之札记。分为五编,

  • 四史发伏

    十卷。清洪亮吉撰。洪亮吉(1740-1809),江苏阳湖(今常州)人,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更生。乾隆时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任贵州学政,嘉庆初,命在上书房行走。以直言批评朝政,后被遣戍伊犁。但不

  • 牧鉴

    十卷。明杨昱(生卒年不详)撰。杨昱,字子晦,别号东溪,汀州(今福建省长汀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采录经史百家之言有关政治者,汇辑成帙,共十卷,分为治本、治体、应事、接人四类。每类下又各有子目,四类

  • 窦氏外科全书

    见《疮疡经验全书》。

  • 忠文靖节编

    一卷。清张方湛撰。方湛字玉川,江苏吴江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此书所记为明杨廷枢(1595-1647)事迹。廷枢字维斗,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崇祯三年(1630年)解元,复社成员。清顺治四年(1647年

  • 省括编

    二十三卷。明姚文蔚(详见《周易旁注会通》条)撰。此书采史传中先机应变之迹,自春秋至元朝,总汇为一书,共二十三卷,分言、事、兵为三类。编名“省括”,盖取“太甲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之”之意。间亦有论断

  • 圣门乐志

    一卷。清孔传铎撰。传铎字振路,一字霁窗,系孔子六十四代孙,顺治、康熙年间袭封衍圣公。此书系作者为汇集圣庙祀典乐事而作。书中分目为:音器谱法、歌章四曲、迎凤辇曲、朝元歌、引导乐图、就位转位式、舞谱、乐器

  • 八卦方位说

    无卷数。清俞樾撰。此书所指卦位既不是朱子所说的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的邵雍卦位,也不是《说卦传》中的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巽东南、乾西北、艮东北、坤西南的卦位。而是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