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经会元

礼经会元

四卷。宋叶时撰。叶时生卒年不详,字秀发,自号竹野愚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淳熙十一年间(1184)进士。授奉国军节度推官,历任吏部尚书,理宗初以显谟阁学士出知建宁府,后以宝文阁学士提举崇福宫。卒谥号文康。《礼经会元》以概括《周礼》而立论,共一百篇。除第一篇总序泛论《礼经》、第二篇驳汉儒之失、第一百篇补《冬官》之佚外,其发挥经义实为九十七篇。其中《朝仪》、《宫卫》、《王畿》、《祭乐》、《明堂》、《分星》六篇,各附以图,由于刊本错乱,“祭乐”后所附之图,实为“乐舞”之图,“祭乐”之图移于前幅。《礼经会元》体例与郑伯谦《太平经国之书》略同,议论多互相矛盾,从内容上看,《太平经国》所论庞杂,《礼经会元》则无此疵。叶时受当时疑古风影响,极力驳贬前儒而立己说,如“注疏”一篇,认为刘歆诬《周礼》,基本承先儒旧论;“补亡”一篇,认为《冬官》散见五官,与俞庭椿《周礼复古编》观点相同;至于认为河间献王以《考工记》补《冬官》是多余的,汉武帝不信《周礼》,由此一篇,则无根据;又驳难郑玄所注深害《周礼》,诋其不该用纬书注《周礼》以及用《国语》注“分野”等,则过于偏颇。其必欲复封建、井田、肉刑则显与时事不合。然总体而论,叶时的《礼经会元》对《周礼》概括基本准确,较为可取,《四库全书总目》评其“大旨醇正,多能阐发体国经野之深意”,是后世研究者研究《周礼》的一部有价值参考书。《礼经会元》版本有:元刊本,藏于南京图书馆;明嘉靖萧梅林刻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元至正杭州路儒学刊本,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元至正藤花榭刊本;汪氏丛刊本;陆有元刊本;明初黑口本;陆子全书本;明复刊元至正本;洞庭席氏刊本;清许元准刊本;乾隆桐柏山房刻本;乾隆间写文渊阁《四库全书荟要》本;康熙十九年(1680)纳兰性德刻《通志堂经解》本;乾隆五十年(1785)通志堂刊修补本。

猜你喜欢

  • 名相赞

    一卷。明尹直(1427-1511)撰。尹直字正言,号謇斋、澄江,泰和(今属江西)人。景泰进士,宪宗时任经筵讲官,与修《英宗实录》。成化间累官兵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入阁参机务。《明史》本传载其“明敏博学,

  • 欧阳恭简集

    二十二卷。明欧阳铎撰。欧阳铎字崇道,泰和(今江西)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年间进士。官至吏部右侍郎。谥恭简。事迹具明史本传。此书共二十二卷。其文娟秀自喜,而边幅颇狭。诗多近体,又逊于文。”可见其诗文成就不

  • 续修故城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丁灿修,王堉德纂。张煐续修,范瀚文续纂。丁灿,湖南汉县人,曾任故城知县。王堉德,汉守镶白旗人,曾任故城县教谕。张煐,浙江嘉兴人,监生,曾任故城县知县。范瀚文,清河人,举人,曾任故城县

  • 西岩集

    二十卷。元张之翰撰。之翰字周卿。生卒年不详。晚号西岩老人,故以西岩名集。邯郸(今属河北)人。至元末自翰林侍讲学士知松江府事,有古循吏风。时民苦荒,租额以十万计,之翰力除其弊,得以蠲除。生平著述甚富。其

  • 世祖章皇帝圣训

    六卷。康熙二十六年(1687)圣祖仁皇帝恭编,乾隆四年(1739)乾隆皇帝为此书写了序言刊布。全书共有一百一十三则,分为三十二门,主要记述了清世祖章皇帝福临,幼龄践祚,定鼎北京,统一全国的事迹,对顺治

  • 吴兴长桥沈氏家集

    二十九卷。清沈家本(1840-1913)辑。沈家本,字子惇,号寄簃,归安(今浙江湖州)人,清光绪进士。家本曾先后任清代天津知府、保定知府、刑部左侍郎、法部右侍郎、大理院正卿等要职。家本在刑部曾专治法学

  • 大学知本图说

    一卷。清毛奇龄撰。毛奇龄详《仲氏易》条。该书毛氏自称嵩山庙市高笠先生所传,辽东贺钦之孙秘授,实为毛氏自撰。二程、朱熹曾改《大学》古本,后王阳明、陈确、刘宗周等确定古本,大致恢复其原貌。毛奇龄以古本攻朱

  • 枕中书

    一卷。旧本题晋葛洪撰(不确)。《枕中书》,又名《枕中记》,主名《元始上真众仙记》,略称《上真众仙记》、《元始上真记》、《众真记》。书中所述的主要内容是诸神仙结精化生、官号及治所等。先叙葛洪于罗浮山夜遇

  • 鸳鸯吟馆诗词草

    一卷。《澹吟楼诗》二卷。清许诵珠撰,许诵珠,生卒年不详,字宝娟,自号悟江道人,浙江海宁人,江西督粮道许梿之季女,归安举人朱镜仁之妻。清代文学家。自幼通经史,工诗词,著作颇多,著有《雯窗瘦影词》一卷,《

  • 笠翁传奇五种

    十卷。编者不详。本书共收五种传奇,每种二卷。其一是《万全记》,又名《富贵仙》,其序署名四愿居士,全剧三十出,写卜丰妻贤子孝之事;其二是《十醋记》,又名《满床笏》,其序署名西湖素泯主人,全剧三十六出,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