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仲轩词》一卷。清焦循(1763-1820)撰。焦循字理堂,一字里堂,晚号里堂老人。江都甘泉(今江苏扬州)人。嘉庆六年(1801)举人,应礼部试不第,即奉母家居,仕进之心日淡,从此潜心学术,筑雕
见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
二十卷。清戚学标纂。戚学标,太平(今安徽)县人。此志嘉庆四年(1799)刻《戚鹤泉所著书》(1799)本。分订四册,第一册舆地记,为人物补传一至四。第二册艺文志一二,为武备略、兵患纪。第三册客官录,先
无卷数。法国鄂庐梭(L,Aurouseaw)撰。此书对古南越之地域、秦征南越及以后的情况进行了考证,考证详明,有补前人研究之不足。古南越之地,东起东殴。(今属浙江),西抵交趾(今属越南),赵佗立国统称
二十卷。清屠倬(1781-1828)撰。屠倬,字孟昭,号瑟,晚号潜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改庶吉士,官累至九江知府。其诗名早就,与郭麟,查初揆齐名。其书画亦工。观屠倬之诗
四卷。明陈真晟(1410-1473)撰。直晟,字晦德,又字剩夫,一字晦夫,自号漳南布衣。家本福建泉州,以父隶镇海卫戌籍,遂为镇海卫(今漳州市)人。此集系真晟卒后由其乡人林祺所编文集,至清康熙四十八年(
十二卷。唐杜光庭(850-933)撰。杜光庭字圣宾,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性喜读书,好为辞章。懿宗设万言科选士,不中,入天台为道士。喜宗至蜀,召见,赐紫服,充麟德殿文章应制。王建建后蜀,为金紫光禄大
一卷。清赵承恩撰。承恩字省庵,江西金溪人。是篇大旨以王阳明为宗。认为大学乃大人之学,所以使天下人明通公溥。“亲民”的“亲”字不作新解,亲民乃视一家之人如一身,一国之人如一家,天下之人如一国,新民只是亲
十五卷。清谢启昆撰。谢启昆(1737-1802),字蕴山,号苏潭,南康(今属江西省)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官至广西巡抚。启昆受学于翁方纲。翁氏视学广东时,曾搜访全省金石文字,编撰《粤东金石
五卷。南宋叶某撰。此书散佚,失作者之名,唯陶宗仪《说郛》题为宋叶某所撰。书中“论先儒从祀”一条,有宋度宗咸淳年号,知此书为南宋末年人所作。全书以辨析名物、稽考典故为主,凡前人笔记小说及杂史著作,如赵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