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杂问

礼杂问

一卷。晋范宁(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范宁,字武子,顺阳(河南淅川西南)人。初为余杭令,六年后迁临淮太守,孝武帝时为中书侍郎,后补豫章太守。精于经学,以为王弼、何晏倡玄学之罪深于桀纣。注《尚书》、《论语》,并著《春秋谷梁传集解》传世。《晋书》有传。此书言礼,以《杂问》命名,盖记其与当代名流问答礼制之语也。《隋书·经籍志》云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云《礼问》九卷,又《礼论答问》九卷。今佚。马国翰从《通典》辑录,凡得九节。其论皆尊经协理,不愧儒宗。唯其答郑袭闰月忌日,谓当以后岁闰月,又谓五年再有忌日,不如袭难以日辰为允,引者删其前后,答辞不具,不为无见。又范宁别有答徐邈书三篇,答谢安书与戴逵书各一篇,亦论礼服,马国翰以其既标为书,宜入本集,故不采录也。是书有玉函山房辑本。

猜你喜欢

  • 天都载

    六卷。明马大壮(生卒年不详)撰。马大壮,字仲复,徽州(今属安徽省歙县)人。为罗汝芳的门人。尝筑天都馆,读书其中,所以以其馆名为其所著书名。喜采异闻,也间有考证。但往往务求博引,不核虚实。如“鱼化为人”

  • 礼白岳记

    一卷。明李日华(1565-1628)撰。日华生平事迹见《梅墟先生别录》条。该书又名《篷栊夜话》,主要记叙作者在万历三十八年(1610)礼神白岳的事情。其实只是一篇记文,中加诗歌相连属。文辞纤巧,乃才士

  • 明人尺牍、国朝尺牍

    八卷。清马锦以无锡秦瀛所藏明清两代尺牍勒石。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成。各四卷,明七十二家,清二十三家。其选择摹勒皆精。明人尺牍,多是朱卧庵之旧藏。朱卧庵名亦,精于鉴别,凡留耕堂中物,皆可观。古人

  • 新论正误

    一卷。清陈昌齐撰。(见《楚辞辨韵》)。刘子《新论》一书。本杂集晚周两汉诸子而成,其书虽讹误百出,然可借他书以勘正。昌齐校书较多,所校精善的,有十分之九。《专学》篇,“笙滑之也”;《惜时》篇,“今人退不

  • 彭城集

    四十卷。宋刘攽(1023-1089)撰。刘攽,字贡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县)人,刘敞之弟。庆历六年(1047)与兄同登进士第,为州县官二十年,迁国子监直讲。熙宁中,判尚书考功、同知太常礼院。

  • 章格庵遗书

    五卷。明张正宸(约1656前后在世)撰。张正宸,字羽侯,号格庵,晚号东饿夫,浙江会稽(今绍兴)人。生卒年均不详。崇祯四年(1631)进士。官至吏科给事中。事迹具《明史》本传。张正宗为刘宗周弟子,生平以

  • 颅囟经

    二卷。不著撰人。《四库全书》在此书《提要》中考证:历代史志至唐艺文志,以上皆无此书名,自宋艺文志始有,因而疑为唐末宋初人所撰。宋志所载,题师巫撰。师巫为周穆王时人,疑为托名。《中华古文献大辞典·医药卷

  • 平桥稿

    十八卷。明郑文康(1413-1465)撰。郑文康,字时又,号介庵,江苏昆山人。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见者都以公辅期之。观政大理寺,未久移疾归。父母继丧,遂绝意仕进。居家枕藉经史,操觚顷刻千言。稿

  • 宝晋英光集

    八卷。宋米芾(1051-1107)撰。米芾,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龙门居士等,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北宋书画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宋四家”。因母侍宣仁后,补为浛光尉,历知雍丘县

  • 高阳诗文集

    二十卷。明孙承宗(约1646年在世)著。孙承宗,字稚绳,高阳人。万历年间进士,天启初累官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著有《高阳诗文集》。是集凡二十卷,其中,一卷至九卷收五、七言诗,第十卷收词,十一卷至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