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百将传

百将传

一百卷。宋张预撰、翟安道注。张预字公立,东光(今属河北)人。翟安道字居仁,安阳(今属河南)人。二人生卒年及仕履皆不详。其书采集历史上的名将一百人,远自周初的太公望,近至五代的刘鄩,一一为之作传,每人一传为一卷,共百卷。书之体例为:叙名将事略,而套以《孙子兵法》语,说明其用兵与《孙子兵法》相合。《四库提要》云:“欲述古以规时,亦戴少望《论断》之类”。又批评其“分配多未确当,立说亦未免近迂”。然此书影响很大,历代有人为之评注,为之续传。明代黄道周的《广名将谱》即以此书为蓝本。此书刊本极多,现存最早刻本为宋刻,题曰“张氏集注百将传”,上海图书馆、宁波天一阁藏残本八卷。南京图书馆存残本十卷。元、明刻本题曰“十七史百将传十卷”,盖卷帙有所合并,北京图书馆等有藏本。

猜你喜欢

  • 来益堂帖

    四卷。清叶长芷(生卒年不详)刻。叶长芷,字兰葊,生平里贯不详。此帖摹勒于康熙时代,卷首有“来益堂帖”四个篆字。共有四卷,其第一卷为钟繇的《荐季直表》、《宣示表》、《戎路表》、《力命表》,以及王羲之的《

  • 脚气治法总要

    二卷。宋董汲(生卒年不详)撰。董汲,字及之,东平(今属山东)人,少时多病,立志务医。作者对内、儿诸科均有研究,尤擅治小儿痘疹等疾患,著有《小儿斑疹备急方》等。《脚气治法总要》撰成于北宋元祐八年(109

  • 王志

    二卷。清末民国初陈兆奎撰。兆奎籍贯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是兆奎辑录其师王闿运应答门人之作。谓之“王志”,是取《郑志》的体例。但《郑志》是郑玄弟子追论其师之言及应答之作,大都于经义有所发明,由此可见汉

  • 理学辨

    一卷。清代王庭撰。王庭字言远,嘉兴(今属浙江)人,顺治进士,官至山西布政使。作者据宋、明诸儒家学说互有得失的状况,撰写本书进行论辨,中心是反对程朱一派理学,认为周敦颐“无极”等学说、程子“性即理”等学

  • 周子

    卷。吴周昭(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周昭字恭远,颖川人,官中书郎。附见《吴志·步览传》。《隋书·经籍志》儒家梁有《周子》九卷,失传。《唐书·经籍志》不著录,佚已久矣。《太平御览》引周昭新撰,即指此

  • 广雅

    十卷。三国魏张揖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揖字稚让,清河(今河北临清县东北)人,太和(227-233年)中官博士。后魏江式《论书表》曰:‘魏初博士,清河张揖著《埤仓》、《广雅》、《古今字诂》。究诸

  • 四书晰疑

    无卷数。清陈鋐撰。陈鋐详《四书就正录》条。此书成于乾隆元年(1741),作者意在解晰四书疑义,故而名为“晰疑”。书中于朱熹以来各家解说四书确当者略而不说,选择各家解说不当之处予以晰明,尤其着重解说《大

  • 通诂

    二卷。清李调元撰。调元生平见“奇字名”。是编前有自序,其述是编缘起云:例仿《尔雅》,义取《释名》,立言必简而该,疏注必雅而典。好学者或偶而失之,善忘者可俯而拾也。篇分二十,卷厘上下。虽小学要必归于适用

  • 音韵阐微

    ①十八卷。是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奉敕修撰,雍正四年(1726年)告成的一部官韵。由李光地修撰,王兰生协助,徐元梦校阅。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福建安溪县人。康熙九

  • 诗经疏义会通

    二十卷。元朱公迁(生卒年不详)撰。朱公迁,字克升,乐平(今属江西)人。至正年间,曾任婺州、处州教授,晚年病归故里。曾题其室为“高明之所”,学者称为明所先生。著述除《诗经疏义会通》外,还有《四书通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