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洋山人著述
四十种,二百五十三卷。清王士祯(详见《古欢录》)撰。王士祯著述甚多,仅《四库全书总目》就收著录及存目书达二十六种。《渔洋山人著述》收王士祯诗集七种、诗集精华一种、文集一种,杂著十五种、唐人诗选三种、明人诗选四种、友朋兄弟诗选四种,又王士祯曾祖以下三世撰著五种。该书所收并非全为王氏撰述,然王氏当时被尊为一代宗匠,其所选编唐、明诗选等也极为流行,如《唐诗绝句选》等,因而也被收录。其自撰名著如《池北偶谈》等也大都收录在内,所以该编为研究王士祯的较集中之资料。有清康熙年间刻本。
四十种,二百五十三卷。清王士祯(详见《古欢录》)撰。王士祯著述甚多,仅《四库全书总目》就收著录及存目书达二十六种。《渔洋山人著述》收王士祯诗集七种、诗集精华一种、文集一种,杂著十五种、唐人诗选三种、明人诗选四种、友朋兄弟诗选四种,又王士祯曾祖以下三世撰著五种。该书所收并非全为王氏撰述,然王氏当时被尊为一代宗匠,其所选编唐、明诗选等也极为流行,如《唐诗绝句选》等,因而也被收录。其自撰名著如《池北偶谈》等也大都收录在内,所以该编为研究王士祯的较集中之资料。有清康熙年间刻本。
一卷,《续抄》一卷,《东还纪程》一卷,《续抄》一卷。并清许缵曾(1627一?)撰。许缵曾,字孝修,号鹤沙,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官至云南按察使。到任未及一年,即辞职归养。信奉
十卷。清刘树堂自刻其书。刘树堂字景韩,曾任河南巡抚。此帖是其与幕友章寿彝、章寿鼎同刻。此刻以十天干分卷。甲、乙、丙三卷,书秦篆汉隶。丁卷以下,杂古今人书。全十卷皆袖珍小册,拓墨甚精,意在传之永久。刘树
一卷(吉石盦丛书本)。罗振玉据其所藏本影印。书不分卷,凡三十一页。首影印原石《周礼》、《礼经》、《孝经》三经残字,后有罗氏宣统丁巳闰月跋。据跋所记,《礼记》存《檀弓》六十行,《中庸》五十行。《孝经》存
三十卷。明陈暹编录。清熊释祖编录。生卒年未详。《前五先生集》为陈暹编录,选明洪武诗人赵介、孙蒉、王佐、李德、黄哲五人之诗。《后五先生诗》则为清熊释祖编录,为明嘉靖间诗人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
不分卷。明黄廷鹄撰。廷鹄,明末人,生卒爵里事迹均不详。该书主要记述历代名臣事迹,录自皋陶至文天祥,共百人。每人各为作传,并系以序赞。书前有周延儒序。
四卷。清李琰纂修。李琰,直隶高阳(今河北高阳)人,举人,康熙十七年(1678)任知州。旧志始修于明万历间茅一桂,无刻本,仅手缮本一册。李琰到任,聘学正朱仲莲纂修州志,在旧志基础上修订,补充而成州志。《
四卷。附录一卷。明叶夔(生卒不详)撰。叶夔,字司韶,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县)人,明成化(1465~1487)中以岁贡生官汝阳州训导。毗陵,常州古郡名,此指常州。该书记载设立忠义祠的过程。宋德祐元年(12
七卷。明张凤翔(1472-1501)撰。张凤翔,字光世,号伎陵(一作伎陵子),洵阳(今陕西旬阳县)人。明弘治十二年(1498)进士,官户部主事。著名《张伎陵集》。是编系凤翔诗文集。凡七卷。前六卷为诗,
十二卷。清聂铣敏(约1820前后在世)撰。聂铣敏字蓉峰,湖南衡山人。生卒年未详。嘉庆十年(1805)进士,选庶吉士,改兵部主事,转授编修。官至浙江绍兴府知府。嘉庆十四年(1809),仁宗五旬万寿,聂氏
三十一卷。清顾鼎编。顾鼎,江苏娄县人。为清初研究刑律的云游幕僚。王肯堂,明万历南京礼部精膳清吏司郎中,后任福建参政。是书先为王肯堂根据《明律》所作笺注:他集诸家之说,舍短取长,详为注释,并订正坊间私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