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海宁县志

海宁县志

①九卷,首一卷。清蔡完纂修。蔡完号古亭,麻城(今湖北省)人,举人嘉靖三十三年任海宁知县。《海宁县志》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刻本。此篇是在永乐旧稿的基础上完成的,虽子目稍有些繁琐,但收辑详备,可称明朝之佳志。现有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许仁沐刻本,抄本。②十二卷,图一卷。清许三礼纂修,黄承琏续纂修。许三礼字酉山,河南安阳人,顺治十八年进士,康熙十二年(1673)知海宁县,修浚城隍,建义塾,浚四境塘河,创建正学书院等。黄承琏字怡庭,山东曲阜人,康熙二十年(1681)知海宁县,为政务振,调兵催粮,长途行进。下令各乡镇在水陆设栅,以防盗贼,重修文庙,设立乡约,治化一新。《海宁县志》康熙十四年(1675)修,二十二年(1683)续修刻本,全书十二卷图一卷,八十八目。首卷列宸翰序文目录图,卷一志方域,卷二卷三志建县,卷四志海塘,卷五志食货,卷六志典礼,卷七志职官,卷八志选举,卷九传人物,卷十传列女,卷十一志艺文,卷十二为杂志,共有十二卷,八十八目。此志体例完备,条分缕析,旧志中的谬误,尚能一一订正。其中以人物与艺文收罗最富。其它各门,增补亦多。

猜你喜欢

  • 国史纪闻

    十二卷。明张铨(?-1621)撰。铨字宇衡,明沁水(今属河南)人。万历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辽东。著有《国史纪闻》。此书以年月系事,有纲有目。起自元至正十二年(1352)朱元璋起兵濠州,讫于武宗正德

  • 离骚启蒙

    一卷。清端木埰(生卒年不详)撰。此为端木氏刊巾箱本《楚辞》的附录,不采用传统的随文注释方法,而是单独成篇的述评《离骚》的文字。全文697字(标题不计),主要说明《离骚》一诗各节内容,揭示作者用意,并照

  • 恩诵堂集

    十四卷。朝鲜李尚迪撰。李尚迪字惠吉,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据集中有关内容推断,他是因出使来清而长住的朝鲜官员。据该集前《自序》载:“尚迪少承家学,壮资师友,粗涉文艺,略有撰著。上下三数十年,交游唱酬遍海

  • 三松堂墨刻

    八卷。清潘奕隽(1740-1830)书。潘奕隽,字守愚,号榕皋,一号水云漫士,晚号三松老人,江苏吴县(今亦属江苏)人。乾隆己丑进士,曾官户部主事。书宗颜、柳、篆、隶甚为佳妙,几入秦、汉之室;山水画别有

  • 使楚丛谭

    一卷。清王昶撰。王昶(1725-1806)字德甫,号述庵,又字琴德,江苏青浦人(今上海市),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至刑部侍郎。湛深经术,娴于政事韬略。时号通儒,学者称阑泉先生。著述宏丰,著有《

  • 渐西村舍汇刊

    三集,四十二种,二百五十五卷。清袁昶(1846-1900)编。袁昶字爽秋,浙江桐庐人。光绪丙子(1876)进士,官至太常寺卿,卒谥忠节。丛书所收以边疆地理域外史乘著作为最有价值,如清何秋涛校正《元圣武

  • 四书辨讹

    六卷。清汪陞撰。汪陞字兰友,安徽婺源(今安徽婺源)人。是书题曰辨讹,首列先儒之注,辨其合不合;其次论及当世流行的著名时文;再次论及诸选家评跋之语。凡说之讹者,以点标记;不讹者,以圈标记;谛当明快者,则

  • 王天游集

    十卷。明王达(1343-1407)撰。王达,字达善,号耐轩居士,江苏无锡人。洪武中,以明经荐,初为训导,后改大同府学,永乐中,擢为翰林院编修,迁侍读学士,曾参与监修《永乐大典》。著有《笔畴》、《天游集

  • 汉州郡县吏制考

    一卷。清强汝询撰。强汝询在咸丰五年(1855)依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郡国志》、《汉书》和《后汉书》的本纪、列传及其注释等,编撰成《汉州郡县吏制考》一书。书前有强汝询《自识》,书末附有《杂论》

  • 脉表诊病论

    一卷。英国散特生(生卒年不详)撰,英国傅兰雅(详见《化学卫生论》)译。此书主要论述脉表之用处、心等数种病之根源。此书以前,法国医士马利曾编制脉表,用来观察人身血脉清浊虚实诸象,故散特生著此书以明马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