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海上花列传

海上花列传

又名《青楼宝鉴》、《海上青楼奇缘》。清韩邦庆(1856-1894)撰。韩邦庆字子云,号太仙,别署大一山人,江苏松江(今上海松江)人。自幼随父亲居于北京,后南归应科举,中秀才后多次考举人不第,一度曾在河南官府做过幕僚。作者长期旅居上海,也曾借居妓院,对上海同光年间的妓女、官僚、商人生活十分熟悉。与《申报》编辑钱忻伯、何桂笙等人友善,常为《申报》撰稿。自己曾编辑文艺半月刊《海上奇书》。《海上花列传》出版后不久即病逝,年仅三十九岁。留下的作品还有文言小说《太仙镘稿》等。《海上花列传》六十四回,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称其为“清狭邪小说”的压卷之作。是一部以娼妓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品写农村青年赵朴斋和妹妹赵二宝来上海谋生,结果赵朴斋沉迷于青楼,不能自拔;二宝坠入风尘,沦为娼妓。书中还广泛描写了达官贵人、文人名士、商界买办、纨绔子弟、地痞流氓等人的狎妓生活以及妓女们的悲惨遭遇。内容虽以妓女生活为主,而旁及官场、商界,反映了日益殖民地化的大都市上海的社会风貌,有一定的批判现实的意义。但作者以欣赏的态度描写赵二宝的妓女生涯,削弱了作品的暴露作用。《海上花列传》在艺术上很有特色。全书的结构作者自谓是从《儒林外史》脱化而来,并使用了“穿插藏闪”的写作技巧,故事情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形成了合传体小说“一无雷同、一无矛盾、一无挂漏”的结构特征,较有可读性。人物描写细腻传神,个性鲜明,“平淡而自然”,(鲁迅语)绝少雷同。另一特色是小说完全用吴语写成,地方色彩浓郁,堪称方言文学的一部代表作。《海上花列传》首刊于自编的文艺半月刊《海上奇书》,共载三十四回,未完。后光绪二十年出单行本。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典耀整理本,并附有“海上花列传方言简释”,较为完善。

猜你喜欢

  • 周易总义

    二十卷。宋易祓撰。易祓字彦章,别号山斋,生卒年不详。潭州宁乡(今属湖南)人。据《南宋馆阁续录》载,淳熙十一年(1184年)上舍释褐出身。庆元六年(1200年)八月,除著作郎。九月,知江州。又周密《齐东

  • 经学初程

    一卷。廖平、吴之英同撰。之英四川名山县人。光绪优贡,任灌县训导,又主讲成都尊经书院。吴之英于经史历算无所不通,也是清末蜀中通儒,吴之英读书时就以经术名世,均能独索精研,别辟蹊径,与廖平同为湘潭王闿运主

  • 郯源乡志

    二十四卷,首一卷。清赵霈涛纂。赵霈涛,奉化人。郯源属奉化县,山川既佳,人物亦盛。此志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奉化赵氏剡曲草堂活字本。全书共二十四卷,分为都图、里至、镇市、坊表、风俗、义举、山类、川

  • 平望续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黄兆柽纂。黄兆柽,平望人。此志之作距翁志六十年,其立体大纲与子目详略,较翁志亦多。有清光绪十三年(1887)吴江黄兆柽刻本。

  • 周礼训纂

    二十卷。清李钟伦(1663-1706)撰。李钟伦字世得,福建安溪人,大学士李光地之长子。康熙举人,未仕而亡。初受三礼于叔父李光坡,并受父指授,多与宣城梅文鼎、长洲何焯、宿迁徐用锡、河间王之锐、同乡陈万

  • 九疑山志

    ①四卷。清詹惟圣撰。詹惟圣,浙江人,康熙元年(1662)由江华县令调任宁远县知县。九疑山旧无志。明万历间邑令蒋镇始创之,历三月而成书。詹惟圣以其书过于简略,因于任宁远知县次年(1663)撰成此书。《九

  • 春秋日食集证

    十卷。清冯澄撰。冯澄,字涵初,号清渠,南通(今江苏南通)人,廪贡生。勤学多才,长于考证之学,著有《强自力斋丛书》二十一种,九十二卷,《春秋日食集证》是其中的一种。按:《春秋》历术,自古以来推步的人很多

  • 释宫小记

    一卷。清程瑶田撰。程氏生平见“果蠃转语记”。是书旨在补充申发《尔雅·释宫》,专释宫室建筑称谓,并兼及有关礼仪。全书由八篇文章组成。程氏学养深厚,所征引古籍颇广泛;且深谙声义相通之学理,对称谓源流的辨析

  • 诗律武库前后集

    三十卷。旧本题宋吕祖谦(详见《历代制度详说》)撰。但在吕祖谦年谱中均未载此二书。《历代制度详说》编辑很有条理,刊自元人。此书所征引的内容,大多是习见之事。在类书之中是比较浅陋的。似非吕祖谦所作。可能是

  • 夏侯子

    见《夏侯子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