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济阳县志

济阳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胡德琳修,何明礼、章承茂纂。胡德琳详见乾隆《历城县志》。何明礼字希颜,四川重庆州(今重庆)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解元,官至知县,为胡德琳门下士。章承茂字佩九,浙江钱塘县(今杭州)人,廪贡生。胡德琳掌济阳后,有修志之志,适何明礼自成都来济阳,以其曾参修《什志》,遂聘其为编辑。起例发凡,稿初就而归四川。延章承茂继其事,德琳证旧志之芜脱,考古证今,一一增补,且十多六、七,前后稿四易,历二年而成。《济阳县志》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全书十四卷首一卷,分为:卷一舆地、星野、沿革、疆域、形胜、古迹、市镇、风俗、物产;卷二建置、城池附廨署、仓廒济院、坊表、铺舍、桥梁、津渡、祠宇、茔墓;卷三赋役、户口、田赋、邮政、仓储、盐政、赋税、蠲赈;卷四水利、河道、沟洼、文告;卷五礼乐、学校、庙号、祀典、礼仪;卷六职官、文职、武职、宦绩;卷七选举、征辟、进士、举人、贡生、武闱、例贡、封荫、乡宦、职衔;卷八人物、乡贤、忠荩、孝友、文苑、隐逸、善行、列女;卷九至卷十三艺文、制诰、谕、祭文、表戕、疏、论、辨、说、赋、文、募疏、记、序、题词、传、赞、碑铭、德铭、志铭、诗、诗余、著述;卷十四轶事、杂记、祥异。卷首有序、凡例,图考附八景图。此志纲目清晰,尚能订讹正谬,独创河渠志。济阳地多洼下,乾隆间,迭遭巨浸,故特设河渠志,以示重水利。

猜你喜欢

  • 读诗日录

    十三卷。清刘士毅(生卒年不详)撰。士毅字仲肩,直隶枣强(今河北枣强县)人。乾隆十八年(1753)举人。著有《读诗日录》十三卷。此书书前自序云得蠡吾李氏本,李氏本以毛郑为宗。士毅以此书为底本,又参校诸书

  • 经书性理类辑精要录

    六卷。清代王士陵撰。王士陵见《易经纂言》。全书摘录《四书五经》及《性理大全》中有关“性理”方面的论述分类编辑而成,分五类(“道体”、“为学”、“为政”、“实履”、圣贤”)、四十三个子日,其间还附有作者

  • 则克录

    见《火攻挈要》。

  • 乐圃诗集

    七卷。清颜光敏(1640-1686)作。颜光敏,字逊甫、修来、号乐圃。曲阜(今属山东曲阜市)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官任国史馆中书舍人、礼部主事、考功司郎中、《一统志》纂修官等。好周游名山大川,

  • 格古要论

    三卷。明曹昭(生卒年不详)撰。曹昭,字明仲,松江(今上海市)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成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共三卷,分古铜器、古画、古墨迹、古碑法帖、古琴、古砚、珍奇、金铁、古窑器、古漆器、锦绮、

  • 崇祯癸未榆林城守纪略

    一卷。清戴名世(详见《孑遗录》)撰。《崇祯癸未榆林城守纪略》记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克西安,遣其将李过、刘芳亮率兵攻打榆林事。首述西北重镇榆林形势,李自成发兵榆林,城中官绅推李昌龄等明朝世宦为

  • 恬退翁后录

    四卷。清代嗣法门人实济(生卒年不详)等编。实济等编的《恬退翁后录》一书,主要记述了清代杭州理安寺沙门释明鼎的事迹。明鼎,俗姓冯,字调梅,号粟庵,晚年自称恬退翁。黄梅(今属安徽省境内)人。他自幼读书,尤

  • 化书新声

    明王清一(生卒年不详)撰。关于清一的情况,史籍记载极略。书中自序作者自称先天风雷侍者,言万历壬辰(1592),“自京师奏太后,请武当山《道藏》经回。”可知其为明神宗时人。《化书新声》是清一取五代时谭峭

  • 春秋左氏古义

    六卷。清臧寿恭(1788-1864)撰。寿恭字眉卿,初名曜,字伯辰,长兴(今浙江长兴)人。嘉庆丁卯(1807)举人。嗜好汉儒经学,喜欢《左氏春秋》。他认为其他各经的旧注,后人辑录已备,而《春秋》贾逵、

  • 庄子平议

    三卷。清俞樾(详见《易贯》)撰。此书是俞樾《诸子平议》第七种。前人研究《庄子》,认为不明音训不足以究其旨,所以清代学者都非常重视音训。俞樾作《庄子平议》,所言声训,也不外于此。其训《德充符》中之“淑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