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泰山志

泰山志

三十卷。清金棨撰。金棨,字戟门,安徽休宁人。旧志泰山者甚多。明朝汪子卿有《泰山志》。后查志隆重修《岱史》,宋涛撰《泰山纪事》,萧协中有《泰山小史》,清朝林杭学则有《泰山辑瑞集》。金棨以旧志皆有不足,因撰此书。《泰山志》嘉庆六年(1801)刻本,共三十卷。兹篇凡例云,志泰山旧志,如灵崖琨瑞新甫诸山,以为非泰安所隶,阙而不书。盖志泰山非志郡邑可比,今特详备。又云,旧志所载诗文,今悉归山水各景之下。此二种作法,实非兹篇首创,盖唐仲冕《岱览》已如此。兹篇虽云广搜博采,凡与泰山有关之旧籍,皆参证之,然翻检全书,实多因袭唐仲冕《岱览》。如兹篇记岱顶望吴峰云,有孔子崖,在桃花洞西。《汉宫仪》及《泰山记》曰,吴观者,望见会稽,即此。而《岱览》望吴峰所记亦大致如此,不过更为详确。综览全书,虽卷帙浩繁,然新意不多,文字亦沉冗,读之难以终卷。有光绪二十四年(1898)补刻本。

猜你喜欢

  • 蕴真居诗集

    六卷。《诗余》一卷。清陆学钦(1763-1806)撰。陆学钦,字小若,一字敦书,号蕴真,江苏太仓人。嘉庆举人。诗法唐人,近东坡。诗与古文俱为钱大昕所赏识。琴棋书画、篆刻、词曲无不精绝。性耿介率直。除《

  • 圣记百言

    一卷。意大利罗雅谷(?-1638)译。罗雅谷字味韶,耶稣会士,天启二年(1622)到澳门,两年后与意大利传教士高一志共同到山西传教,崇祯三(1630)年因徐光启召之回北京,与传教士汤若望等共同修历法,

  • 李沧溟集选

    四卷。明李攀龙(1514-1570)撰。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漠,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嘉靖进士,初为陕西提学副使,后任河南按察使。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与王世祯、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称为“嘉靖

  • 九宫山志

    十卷。清傅燮鼎撰。傅燮鼎,字铁椽,湖北崇阳人。九宫山跨吴楚境。其阳为江西武宁。阴为湖北通山。山上坦而凹,四峰五岭,周围环绕。明隆庆戊辰,崇阳王角峰撰《九宫山志》。明季版毁于兵乱。清顺治丙申至乾隆丁亥,

  • 律吕新论

    二卷。清江永(1681-1762)撰。江永字慎修,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录甚多,有《周礼疑义举要》等书。是书上卷首论蔡元定的律书,次论五声、黄钟之宫、黄钟之长、黄钟之积、十二律、三分损益、二变

  • 天主圣教约言

    一卷。葡萄牙苏如望(?-1597)撰。苏如望字瞻清,耶稣会士,万历二十三年(1535)入中国,在南昌传教,万历二十五年(1597)死于南昌《天主圣教约言》是一部耶稣教之作,大体内容是宣传教义,包括天主

  • 南浦

    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谯门。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酒市渐阑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送数声惊雁,乍离烟水,嘹唳度寒云。好在半胧淡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

  • 汉魏六朝墓铭纂例

    四卷。清李富孙撰。李富孙(1764-1843),字芗沚,浙江嘉兴人。嘉庆拔贡。学有本源,与伯兄超孙、从弟遇孙有“后三学”之称。经史、诗文等无不研究。本书的体例仿明代王行的《墓铭举例》,但他欲溯墓铭之原

  • 茗史

    二卷。明万邦宁撰。万邦宁,奉节(今四川奉节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天启壬戌(1622)年间进士。著有《茗史》一书。是书不记茶的采摘、焙造、煎试等各种方法,而是从类书中杂录古今茗事而成。既不够广博,也不深

  • 尚书集注音疏

    十二卷,《周书经师系表》一卷。清江声(1721-1799年)撰。江声字涛,改字叔云,号艮庭,江苏元和(今江苏省吴县)人,清代经学家,惠栋弟子。江声治经宗汉儒经说,长于旁搜博引。主要撰述有《尚书集注音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