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汉阳县志

汉阳县志

三十二卷,附续志一卷。清刘嗣孔修,刘湘煃纂。刘嗣孔,字宗儒,陕西绥德县人,举人,官汉阳知县。按汉阳县,历千百年,迄无专志可考。《文渊阁书目》载:有明永乐十九年(1421)以前汉阳县志一册,不著撰者姓氏。《同治汉川志》人物文苑载:有崇祯十四年(1641)方以知纂修《汉阳县志稿》,二书俱未见。乾隆间县令沈孟坚创修县志,延刘湘煃等编纂,未竣离去,刘嗣孔继任,采取旧稿,重加订正遂成此志。乾隆十三年(1748)刻印。每卷分列一纲,为舆图、沿革、疆域、星野、山川、城池、堤防、赋役、风俗、物产、学校、禫祀、分署、兵防、古迹、秩官、名宦、良吏、选举、乡贤、宦业、封爵、忠臣、孝子、文学、懿行、隐逸、方伎、列女、方外、著述、杂记。分十八子目,各以类从。此编遵仿康熙六年(1667)陈国儒所修府志,搜求碑铭传记事迹可信者,依序采录,成一邑之志。所列纲目,体制无讹。其著述志为创立,以县中著书立说不乏其人,藏弃之家每多抄本,又非志所能收,特仿《汉书·艺文志》例,编立一门,存其书目,以备日后采择。杂记志事非常见者,他志概摈弃不录,此志以闻见所及,采之备印证。此志历时甚久,始克成书,使之后作者,有所考鉴。② 三十六卷,首一卷,清裘行恕修,邵翔纂。裘行恕,字慎甫,江西新建人,举人,官汉阳知县。县志自乾隆十三年(1748)县令刘嗣孔修后,历七十年久未续修。裘行恕重加增辑,历数月而志成。嘉庆二十三年(1818)刻印。分三十四类,子目十附列。此志分类设目与刘志略有异同,当时淮盐运楚,行销全省,盐船停泊汉阳镇,是楚盐总汇之处,刘志仅记本境行销纲引,而全省销量总数无从稽考,故此志特列盐法一门。秩官志,乾隆以前刘志均已胪列,此志以乾隆元年(1736)以后,文职县令丞尉,武职游击守备,俱细载其籍贯、任事年月,此志将刘志的名宦志、良吏志合为一编,细为考核,削重登者,补遗漏者,刘志以后者,俱核实登载。此志增艺文志一门,分上下二卷,碑记赋序等篇,采录无遗,诗章附于古迹,照旧全载,其余与县事无关的,概从删削。此志遵刘志体例,补遗订误,使数十年来典章文物不致散失,足以广见闻。

猜你喜欢

  • 丈雪语录

    一卷。清释澈编。澈生平事迹及《丈雪语录》均详见《丈雪醉禅师语录》辞条。

  • 旧小说

    四集,三百九十一种。民国吴曾祺编。四部中子部小说家类所收小说,与现代所谓小说不同,包括杂事、异闻、琐语等,其中有些属现代所谓小说著作。汇辑小说家著作之丛书颇多,其中收书种类多的著名丛书有明陆楫辑《古今

  • 张杨园年谱

    ①一卷。清姚夏辑。姚夏字大也,浙江桐乡人。为谱主门人。谱主张履祥(1611-1674),字考夫,号念之,浙江桐乡人。明诸生,入清未仕。一生从事讲学、著述。因居桐乡清风里杨园,学者称杨园先生。履祥为清初

  • 折腰漫草

    八卷。明华善继(1545-1621)撰。华善继字孟达,江苏无锡人。嘉靖中贡生,除浙江布政司都事,迁永昌通判。与其弟善述具有才名。著有《折腰漫草》是集为善继自编而成。共八卷,多抒怀之作。其诗一般写得清浅

  • 学韵纲要

    二卷。清刘绍攽撰。绍攽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贡生。王兰生荐知什邡、南充等地。后归家主讲兰山书院,多所造就。博学通明,喜论古韵。尚著《四书凝道录》、《书考辨》、《周易详说》、《

  • 王文正公遗事

    一卷。宋王素(1007-1073)撰。王素字仲仪,莘县(今属山东)人。王旦之子。举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本书记述其父王旦遗事。王旦谥文正,故名。真宗时,王旦任宰相,对真宗搞封禅、“天书”等活动从不反对,

  • 经义录

    六卷。清张维屏撰。维屏字子树,广东番禺人,道光二年二甲进士,官至湖北黄梅知县。此书大率引先儒成说,或附己见,或否。引毛奇龄说居多,当是其服膺所在。所论断多未当,而采摭亦浅陋。卷五录杨椿《周礼考》一篇,

  • 庾开府集笺注

    十卷。北周庾信(513-581)撰。清吴兆宜注。庾信,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北周诗人。仕梁为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历仕西魏、北周,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职,世称“庾开府”

  • 程氏易通

    清程廷祚撰。程廷祚详见《大易择言》。此书共有“易学要论”二卷,“周易正解”十卷,“易学精义”一卷,又附录“占法订误”一卷,“易通”只是其总名。其“要论”部分尽去汉人爻变、互体、飞伏、纳甲诸法,对宋人河

  • 易触

    七卷。清贺贻孙撰。贺氏字子翼,自称水田居士,江西永新人,明代诸生。该书原无传写本,清咸丰初年由贺恢募资刊刻,始流传于世。此书由作者自序,内容虽多据前人所言,但诠释详明,发挥透彻,绝非简单的抄袭。作者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