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少保公传
一卷。明蒋平阶撰。平阶字大鸣,明末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诸生。工诗文,辑有《东林始末》。此书为明毕自严(1569-1638)传记。自严字景曾,山东淄川人,万历进士,官至户部尚书。传中于毕氏行谊及著述目录等,无不备载,叙述详尽。多为《明史》本传所缺。卷未附有清孙延铨所撰墓碑。此书刊于清康熙年间,1936年有伪满日文化协会石印《明季辽事丛刊》本。
一卷。明蒋平阶撰。平阶字大鸣,明末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诸生。工诗文,辑有《东林始末》。此书为明毕自严(1569-1638)传记。自严字景曾,山东淄川人,万历进士,官至户部尚书。传中于毕氏行谊及著述目录等,无不备载,叙述详尽。多为《明史》本传所缺。卷未附有清孙延铨所撰墓碑。此书刊于清康熙年间,1936年有伪满日文化协会石印《明季辽事丛刊》本。
十四卷。明吕本(约1545前后在世)撰。吕本,字汝立,号南渠,又号期斋,初姓李,后归宗。浙江余姚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武英殿大学士,谥文安。著有《期斋集》。是集凡十四卷。诗四
二卷。不著作者姓名。此传奇共二十六出,写夏朝初年之传说故事。其情节大略为:太康无道失国。其后恽氏在古庙中生下太子,患病难行。太史糜之妻决计抛弃女儿,而抱持太子。恽氏大受感动,把珊瑚帔扯为两半,一半用来
一卷。清毕沅(1730-1797)撰。毕沅,字纕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镇洋(今江苏大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一甲一名进士,官至湖广总督,好著书;经史小学、金石地理之学无所不通,尝谓经义当
二十卷。元代释梵琦(生卒年不详)撰。梵琦,俗姓朱,字梵琦、楚石或昙耀。明州象山人。据《补续高僧传》卷十四记载:他还在襁褓中时,有“神僧”抚摩过他头,并说:“此佛日也,他时能照烛昏衢乎”,故人称他为“昙
九卷。清张道淙编。生卒年未详。道淙字未斋,常熟之能诗者。常熟张文镔、陆典,同为清初诸生,其交莫逆,同有诗名。典字敕先,别号庵。文镔序其集云:“庵先生与冯纯吟游钱宗伯之门,才名相颉颃。先生学无所不窥,尤
十八卷。明赵世显(生卒年不详)撰。赵世显,字仁甫,侯官(今福建省福州市)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官梁山县知县。此书中分三种,一为《客窗随笔》六卷,前有孙昌裔序。一为《芸圃丛谈》六卷,前有谢肇淛
十二卷。清姚士斌(生卒年不详)刻前八卷,其孙姚学经(生卒年不详)续刻后四卷。姚士斌,字式峰;姚学经,字东樵。皆旌德(今属安徽)人。姚士斌之父姚继韬曾购得米芾大小行楷书迹共八种,打算刻石,但不幸早逝。姚
四卷。明陈元亮撰。元亮字寅倩,山阴(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不详。是书乃乡塾讲章。其凡例有十:一曰尊经,二曰从注,三曰存序,四曰辨俗,五曰标新,六曰考古,七曰博物,八曰章旨,九曰节解,十曰集说。其所取裁
十卷。《附录》二卷。宋卫泾(?-1226)撰。卫泾生平详见《后乐集》(辞目)。卫泾集本五十卷,刊于元代,年久散佚,后从散见《永乐大典》中篇章编次成帙。此本乃其十四世孙楫所辑,以志乘诸传及遗像弁卷首,以
五卷。宋朱熹(1130-1200)撰。熹字元晦,号晦庵、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一生以著述讲学为主,主要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伊洛渊源录》、《名臣言行录》、《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