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榕村语录

榕村语录

三十卷。清李光地(详见《周易通论》)撰。是书为李之门人徐用锡及其孙清植所辑,为光地学术言论汇编。其中有光地所自记者,有子弟门人所记者,而以光地自记及清植记者为多,各注于诸条之后。书中经书总论与论《四书》者八卷,论《易》、《书》、《诗》、《三礼》、《春秋》、《孝经》者九卷,论宋六子、诸儒、诸子、道统者三卷,论史者一卷,论历代者一卷,论学者二卷,论性命理气者二卷,论治道者二卷,论诗文者二卷,末附韵学。光地于律吕、算术皆所究心,而是书则一语未载。李氏之学源于朱熹,而能有所变通,不拘于门户之见。其诂经兼取汉唐之说,其讲学亦酌采陆王之义,而辨明其是非得失。其经书总论谓“孔子之书,如日月经天,但看尊之则天下太平,废而不用,天下便大乱”,“孔子六经,字字可信”。其论《孟子》,谓“仁、义、礼、智者,性也;事亲、从兄者,道也。性在内,道在外。性之理似乎虚而难见,故指其实而可循者”,“程朱分理与气说性,觉得孟子不是这样说,孟子却是说气质,而理自在其中,若分理气,倒像理自理,气自气一般。气中便有理,气有偏全,理即差矣”。其论性谓“王阳明说万物一体处,言见赤子入京,恻然极之,是赤子一体也”,“论皆极精”。又谓“性之不明也,虚斋、整庵欲于气之曲折处见性,姚江以昭昭灵灵言之,皆难以口舌争,须知气不过运动,神不过知觉,而所之理乃性也”,“程子称形而上下为截断分明,朱子言太极阴阳当离合观,可谓精切”,“姚江以一段灵明者为性,虽少近理,然所见乃心而非性也”。其论理气,谓“先有理而后有气”。其论性与理之关系,谓“程子言性即理也,今当言理即性也,不知性之即理,则以习为性,而混于善恶,以空为性,而入于虚无;不知理之即性,则求高深之理,而差于日用,溺泛滥之理,而昧于本源。性即理也,是天命之无妄也;理即性也,是万物之皆备也”。其观点基本与程朱一致。李光地为清初宋学代表人物之一,此书为其代表作,全面反映了他的学术思想。该书有《榕村全书》本、《四库全书》本、《李文贞公全集》本等。

猜你喜欢

  • 孝经郑氏注

    一卷。汉郑玄注。清袁钧(生卒年不详)辑。袁钧,字秉国,一字陶轩,号西庐,浙江鄞县人。袁钧为乾隆拔贡,嘉庆初举孝廉方正。袁氏精于郑学,辑有《郑氏佚书》二十三种,著述有《四明文献征》、《近体乐府》。《孝经

  • 珊瑚鞭传奇

    二卷。清胡业宏(生卒年不详)撰。胡业宏,字艺塘,安徽桐城人。生平事迹均不详。乾隆三十九年(1774)胡业宏落第寓居天津,改编小说《玉娇梨》为《珊瑚鞭传奇》,凡四十出。前有蒋士铨序,对此剧作评价很高。胡

  • 声说

    二卷。清时庸劢撰。事迹见“声谱”。时氏既撰《声谱》,遂集许书形声之误者,凡三百七十七字,成《声说》二卷。其所立说,不专主许氏,必遍考诸家,并参诸古文字,反复审核,谨慎求其是而后已。所论虽或有失,就其大

  • 补辑风俗通义佚文

    见《风俗通义佚文》。

  • 经典释文序录疏证

    不分卷。近代吴承仕撰。吴承仕(1884-1939)字斋(一作检斋),安徽歙县昌溪人。清末举人,曾应举贡会考,殿试录取一等第一名,分发为大理院主事,辛亥革命后任司法部佥事。受业于章炳麟,专治经学、小学,

  • 曲江县志

    十六卷。清张希京修,欧樾华、冯翼之纂。张希京,江西南丰人,举人,曲江知县,同治八年(1869)任,十三年(1874)复任。县志始于宋代苏思恭创修,而后至康熙间,先后四度复修。同治间知府额尔哲议修府志,

  • 金銮琐记

    一卷。高树(1848-?)撰。高树,字蔚然,别号珠岩山人。四川泸州人。光绪年间进士,官至锦州府知府。辛亥革命后,留京师。《金銮琐记》系仿成都胡延砚生《长安宫词》而作,凡为七言绝句一百三十一首,补遗六首

  • 续修灵石县志

    二卷。清谢均修,白星炜纂。谢均字雅斋,河北涿县人,出身监生,同治八年(1869)任灵石县知县。谢均掌灵石后,阅嘉庆旧志,觉其文崇雅,思及其志,风教攸关。然自嘉庆王志融修志,至同治八年又已六十年未续修。

  • 赐书堂诗选

    八卷。清周长发(1696-?)撰。周长发,字兰坡,又字石帆,(一作别号石帆),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卒年不详。雍正二年(1724)进士,乾隆元年(1736)中“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官侍读学士。因事

  • 周易是正

    不分卷。清罗烈撰。罗烈字芰孙,益阳人。此书沿用其伯祖罗敦仁《尚书是正》之体例,对周易有关问题进行辨正。第一为正卦序,目的是为解释卦义提供一可信的方法。第二为正参伍错综,使人们知道正卦序卦的出处。其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