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榆次县志

榆次县志

①十卷。张鹤腾修,褚袂纂。张鹤腾字元汉,河南颖川卫人。出身进士,始令潞城知县后调榆次。《榆次县志》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刊本,全书十卷,十类,分为:卷一地理志,卷二建置志,卷三赋役志,卷四职官志,卷五宦迹志,卷六艺文志,卷七人物志,卷八灾祥志,卷九艺文志,卷十杂记。该志书为旧志增续而成,奉行旧志的编辑、体例。其分类瑕瑜互见,如学校为全县人才之所出,关系至重,却附在建置之下,甚为不妥。但将星度等见地理类内,不单独分门另类,值得称赞。②十四卷,首一卷。清刘星修,王介石纂。刘星字拱垣,河北清苑县人。出身贡监。康熙十九年(1680)任榆次县知县。为人博学多材,宰榆次时,劝农桑,严保甲,兴学校,讲乡约,政绩颇良。王介石生卒不详。《榆次县志》康熙二十三年(1684)刻本,该志书系继明万历三十七年知县张鹤腾创修本而作,因上距旧本已六十余年,代远人湮,不无妄讹,故此书取材极为审慎,必据多方咨访,始行著录,如旧志将学校寓于建置,该篇以庠序之设为一隅人才之所出,关系至重,理应独立。又如旧志职官门不载驿丞、建置遗修武库,此志则补驿丞于县尉之下值得称善。③十四卷,首一卷。清钱之青修,张天泽纂。钱之青字不详。江苏吴江县(今属江苏)人。举人出身。乾隆十二年(1747),由宁武调任榆次县知县。该书修于乾隆十三年(1748),会金川用兵,榆当孔道,有司日惟奔命,无遑考核校对。邑绅士亟欲观新纂之志书,递付剞劂成。迨乾隆十五年(1750),公事稍暇,见闻所至,采访遗漏,重加补订,始成定本。《榆次县志》乾隆十五年校订十三年(1748)刻本。全书十四首一卷。十二门,分为:卷一地理、山川,卷二城池、公署、学校,卷三职官,卷四选举,卷五田赋、河渠,卷六风俗、坛庙,卷七古迹、物产、祥异、事考,卷八杂志,卷九至卷十艺文,卷十一宦迹传居,卷十二至卷十三人物传居,卷十四列女传居。各类基本无附目,仅人物传下附有孝友、义行、文学、隐逸、仙释、侨寓各类。该志书体例颇佳,层次清晰。对旧志略有增补,删繁存疑,纠谬正讹。如:山川类之神头山,相传有座智伯墓,国人刻木为首以葬,故名,与宝峰山对峙,旧志记神林岭与宝峰并峙,实为错。又如:旧志选举首列进士、终以武科,而武进士即系之武举内。今志先荐辟,次进士,次乡举,次贡生,次武进士,殿以武举,使诸科层叙分明,各成条章,为该志一大优点。《榆次县志》乾隆十三年付刻,至十五年重新补订,始成定本。流传有乾隆十三年刻及十五年校订之两本。④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俞世铨等修,王格平等纂。俞世铨字信卿,江苏吴县人。咸丰六年(1856)进士,十年(1860)来榆次任知县。同治二年(1683)调知阳曲县事,后任候补直隶州知州。王格平字籍不详。《榆次县志》同治二年(1683)凤鸣书院刻本。该县县志自乾隆十三年(1748)知县钱之青重修后,距上又已百年未续修。文献被湮,几至无征,俞世铨督率编辑,网罗散失,参考互订。全书体例、分类基本上承袭旧志,略为更改。正如其凡例规定:卷数仍旧,惟宦迹附于职官,以昭画一。事考改为兵事,以便醒目,更添例仕一门,以见立贤无方,不限资格。旧志有先后易置的,亦权其本末重轻,排列次序。需要附载的,则各以类附。该志考证精确,详略适宜。⑤四卷。清吴师祁、张承熊同修,黄汝梅、王效纂。吴师祁字子选,江苏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举人出身,同治三年(1864)任榆次县知县。丁忧卸事,服阙候补。光绪四年(1878)复任。张承熊字次云,陕西平利县人。咸丰八年(1858)副榜,光绪八年(1882)代理榆次县知县。黄汝梅、王效字籍均不详。《榆次县志》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该志系续同治二年知县俞世铨纂修本而作,体例全部承袭旧志,仅增续旧志以后者。然此志修纂,上距同治俞本仅二十余年,事尚无多,除人物传、列女传外,其余皆寥寥无几。自同治以后,榆县大事之一即光绪三、四年灾赈事,旧志却无记载,该志增补了此事及有关地方利害情况。故凡蠲征、缓征、豁免、瓜贡,履勘荒田及本地捐输散赈事,皆详备述列,这无疑是很珍贵的资料。

猜你喜欢

  • 御笔怀旧诗

    四卷。清高宗书。清高宗生平见《全韵诗》。此帖刻于乾隆己亥年(1779),有怀旧诗二十三首,共分四卷。其中第一卷中有诗八首,“三先生”三首,分别是福龙翰、朱可亭、蔡闻之;“五阁臣”五首,分别是“故大学士

  • 今古钩元

    四十卷。明诸茂卿(生卒年不详)撰。诸茂卿,字子茂,诸城(今山东省诸城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所取,以小说为多,杂糅不伦,又不分门类,引证也往往疏舛。如第二十一卷“吞舟之鱼”一条,说是出自刘向的《谈

  • 诗传题辞故

    四卷。清张漪(生卒年不详)撰。漪字绿村,直隶怀来(今河北怀来)人,诸生。是书无序例,单就诗传题辞做解。书首列总题,次列分题,又次列篇题。篇题之下,首列小序、朱传,间引《论语》、《荀子》,及司马迁、韩婴

  • 明史杂咏

    四卷。清严遂成(1694-?)撰。严遂成,字崧瞻,一作松占,号海珊,乌程(今浙江吴兴)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父去世归乡。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因母丧归。后历雄州知

  • 诗经集解辨正

    不分卷。清徐天璋撰。徐天璋字睿川,江苏泰州人。《诗经集解辨正》大致依据《左传》和《史记》等书,驳正毛朱两人对《诗经》的训释,几乎完全推翻了旧案。甚至说诗经三百篇不仅没有淫风,而且也没有民风。是书先列《

  • 卦义一得

    无卷数。明来集之撰。此书每卦均大约举其要义,有所发明处不过数语,故取名为一得。其中颇有精当透彻之语,但支离破碎之处也不少。如释讼卦说,天开于子,水归于壑,见其始而不见其终,此天水讼之可以谋始而不可以成

  • 随巢子

    一卷。周巢子(生卒年不详)撰。有人认为随巢系姓氏,或曰随名巢。墨子弟子。据《汉书·艺文志》墨家类载:“《随巢子》六篇”。《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皆云一卷。宋《崇文总目》未著录该书,可能亡于

  • 邓尚书年谱

    一卷。清邓邦康编。邦清末人,系谱主曾孙女。生卒年及事迹未详。谱主邓廷桢(1776-1846),字维周,号嶰筠,江苏江宁(今南京)人。嘉庆六年(1801年)进士,累官至两广、闽浙总督。鸦片战争期间配合林

  • 兼济堂文集

    二十卷。清魏裔介(1616-1686)撰。魏裔介,字石生,号贞庵,一号昆林。河北柏乡人。顺治进士,历官至保和殿大学士。顺治间,任言官。玄烨(康熙帝)亲政后,因有党附鳌拜之嫌,被解职。他治程朱理学。著有

  • 吕子易说

    无卷数。唐吕严撰。吕严字洞宾,进士,后入山学道不返,俗称为吕祖。《吕子易说》首列河洛等图,共三十一图解;其次列上经三十卦说;再次列下经三十四卦说及系辞说。据篇首曾燠序云,此书原藏于虞山石室,出世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