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栾城集

栾城集

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三集》十卷。《应诏集》十二卷。宋苏辙(1039-1112)撰。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嘉祐二年(1057)与兄苏轼同登进士第。授商州军事推官。神宗时,王安石行青苗法,他力陈不可,出为河南推官。哲宗立,召为右司谏。司马光废新法,他建议缓行,不听。后迁起居郎、中书舍人。元祐初,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绍圣初,上疏谏事,落职知汝州,又贬至雷州、岳州。后筑室于许州,号颍滨遗老,不复见人,终日默坐近十年,卒。谥文定。苏辙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并称“三苏”,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提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的观点,认为只有个人的修养、气质、阅历提高了,才能写好文章。苏轼评价其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还说:“子由之文,词理精确确有不及吾,而体气高妙吾所不及。虽各欲以此自勉,而天资所短终莫能脱”,苏辙文章特点于此可略见一斑。苏辙著有《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三集》十卷,《应诏集》十二卷,及《诗集传》、《春秋集解》、《孟子解》、《论语拾遗》、《龙川略志》、《道德经解》等,并行于世。《栾城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四卷《三集》十卷,有《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四部丛刊》本,《栾城应诏集》十二卷除附于《四库全书》、《栾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外,还见《三苏全集·栾城集附》、《四部丛刊·集部》。另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3月出版的曾枣庄、马德富校点本,是本总汇各家刊本之长,并辑录了一批珍贵资料,为目前较好的一种版本。

猜你喜欢

  • 云窗丛刻

    十种,十四卷。清末民国罗振玉(1866-1940)编。罗振玉字叔蕴,浙江上虞人。此丛书为罗振玉侨居日本时,汇辑所获唐人写本、魏齐石刻、宋元人集部著作、近人手稿,以及他自己和王国维二人的著作,仿古香斋袖

  • 周易摘抄

    五卷。清顾昺撰。顾昺号虚庄,南江人。雍正二年(1724)举人。此编是他的三个经解之一,都是节录御纂《周易折中》内所收集的诸儒之说,参以李光地的《周易观彖通论》,所以叫“摘抄”。间附顾昺自己的意见,也几

  • 史记集解

    一百三十卷。南朝宋裴骃撰。裴骃(生卒年不详),字龙驹,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历史学家。官至南中郎参军。他因为看了徐广的《史记音义》有独见,又认为过于省略了,于是采摘九经诸史和《汉书音义》等书为《

  • 尚书详解

    ①二十六卷。南宋夏僎(生卒年不详)撰。僎字元肃,号柯山,两浙路龙游(今属浙江省)人。南宋著名经学家。据时澜此书序文,僎曾中进士,其他事迹不详。该书博采前人旧说,于林之奇《尚书全解》所取尤多,夏氏为阐明

  • 程书

    五十一卷。清程湛(生卒年不详)编。湛爵里事迹未详。是编所录唯程氏《遗书》、《外书》,而益以程颢之文一卷。其编排次序与朱熹所辑程氏之书不同。《四库全书总目》有该书存目。

  • 新繁县志

    ①十四卷首一卷,清郑方城、朱敦修等纂修。郑方城,闽县(今福建闽侯县)人,曾任新繁县知县。新繁县典籍于明末沦于灰烬,清初敕修通志,邑令缀拾旧闻,费三载之心血,蔚成志一部。《新繁县志》乾隆八年(1743)

  • 梦草堂稿

    十二卷。明胡镇(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胡镇,字子重,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中贾人。事迹无考。其诗以宫、商、角、徵、羽分为五集,每卷又以天时,园圃等门分类,各有圈点评识。为坊刻本之体例。有浙江

  • 正思斋杂记

    二卷。明刘教(生卒年不详)撰。刘教,字因吾,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据书中称孝宗为今上,知刘教为弘治中人,其事迹不详。此书二卷,杂论古今轶事,颇为尊崇道学。其开卷引陈亮之说,以岁建干支推宋,元、明国

  • 困学纂言

    六卷。明李栻(生卒年不详)撰。李栻,字孟敬,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县)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官至浙江按察司副使。此书是明隆庆四年(1570年)李栻为肥乡知县时所刊。共六卷,分十二门,即:曰

  • 珊瑚鞭传奇

    二卷。清胡业宏(生卒年不详)撰。胡业宏,字艺塘,安徽桐城人。生平事迹均不详。乾隆三十九年(1774)胡业宏落第寓居天津,改编小说《玉娇梨》为《珊瑚鞭传奇》,凡四十出。前有蒋士铨序,对此剧作评价很高。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