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曹集诠评

曹集诠评

十三卷。清丁晏(1794-1876)撰。丁晏,字俭卿,一字柘堂,号石亭居士,江苏山阳(今淮安)人。道光举人。力主禁烟,曾参与镇压捻军起义。生平笃好郑玄之学,对《诗笺》、《礼注》研讨精深,亦熟《通鉴》。治经不拘汉宋。校订书籍极多。著有《毛郑诗释》、《三礼释注》、《周易述传》等,汇刻为《颐志斋丛书》。该《曹集诠评》是丁晏全面评注魏晋时文学家曹植的《曹子建集》的专门著作。曹植字子建,曹操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三国魏诗人。《隋书经籍志》有魏《陈思王集》三十卷、《唐志》二十卷,原本久佚。《四库》著录集十卷,据宋嘉定翻刻之本《曹子建集》,含赋四十四篇,诗七十四篇,杂文九十二篇。撰者所见明万历休阳程氏刻本十卷,其赋诗篇数与宋本同,杂文较宋本多三篇。撰者以《魏志传注》、《文选注》、《初学记》、《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太平御览》、《乐府解题》、《冯氏诗纪》诸书校之舛伪,进行诠评。是书十三卷,分为正文十卷,逸文一卷,年谱一卷,附录一卷。正文前除序外,还有《曹子建集》十卷的《四库全书提要》题辞、《郡斋读书志》卷四所载《曹植集》一卷、史传、集说等关于曹子建的资料,颇有价值。正文分十卷,含赋四十四首、诗四十三首、乐府五十六首、颂六首、碑一首、赞三十三首、铭二首、章二首、表三十四首、令三首、文二首、咏一首、序五首、书六首、论二十一首、说六首、诔九首、哀辞三首。正文后有逸文一卷、含赋、诗、乐府、赞、颂、表、令、论、辨三十一首及其遗句。附录一卷包括曹子建年谱、刘寿首跋及撰者之文陈思王诗钞原序、东阿怀古、东阿王墓。是编可谓曹子建资料之集大成者。有同治十一年(1872)金陵书局刻本。民国二十三年(1934)扫叶山房石印本,古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本。

猜你喜欢

  • 弘光日录

    见《弘光实录钞》。

  • 天学会通

    一卷。清薛凤祚撰。是书本穆尼阁《天步真原》而作,在于介绍推算交食之法。其法按年月日时度数,逐次检取角度加减而得食分时刻方位,堪称简捷精密。有乾隆朝刊本,八千卷楼有抄本。

  • 嵇中散集

    十卷。晋嵇康(223-262)撰。嵇康,字叔夜,谯国钟(今属安徽)人。官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早孤,有奇才,超迈不群。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博览无不精通。长好老、庄

  • 中复堂全集

    十种,九十七卷。清姚莹(1785-1853)撰。姚莹字石甫,号明叔,晚号展和,安徽桐城人,嘉庆年间进士,曾任福建知县等。在任台湾道时,正值鸦片战争,姚氏积极防御,曾击败英侵略军。咸丰初年任广西按察使,

  • 开卷偶得

    十卷。清林春溥(1775-1862)撰。林春溥字立源,号鉴塘。福建福州人,嘉庆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任编修、教习庶吉士、文渊阁校理等,后讲学于南浦、鹅湖、鳌峰。一生著书甚富,有《孟子列传纂》一卷、《

  • 易经辑疏

    四卷。清黄家杰撰。黄家杰,江西临川人。其书删去了邵子的横图,认为这是邵子之易,不是羲、文之易,而不免仍用先天之说。又认为来知德的卦错、卦综,胜于卦变,而不免仍用卦变之说。其自序称,“来易恐不近于举业”

  • 尚书旧疏考正

    一卷。清刘毓崧撰。刘毓崧字伯山,江苏仪征人,道光二十年举优贡生,从其父刘文淇受经文。刘文淇曾作《左传旧疏考正》,并在自序中说,考正了《左传》旧疏之后,其余诸经《易》、《尚书》、《毛诗》、《礼记》等的旧

  • 方建元诗集

    十二卷。《续集》一卷。明方于鲁撰。方于鲁,初名大滶,字行。后改于鲁,字建之。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著有《方氏墨谱》等。此编前集以各体分编,总名《佳日楼记》。续集仅诗二十九首,文一篇,题曰《师心草》,

  • 大宋高僧传

    见《宋高僧传》。

  • 祥符乡贤传

    八卷。明李濂(1488~1523)撰。李濂,字川父,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山西按察司佥事。《祥符乡贤传》记载祥符县明代人物,《祥符县志》所载人物仅有名氏,其生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