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清刘次瑶编撰。刘次瑶,与刘喜海同时,其生卒年及生平不详。湫漻斋丛书本,一卷。录泥封印二百余件,大都为刘喜海、陈介祺两家所藏的拓本。泥封(即封泥),各著作家普遍认为,是古代公私简牍或物件,用麻丝等
晚清吴趼人(1866-1910)撰。吴研人名沃尧,原字茧人,后来改字研人。广东南海县人,因为住在佛山镇,所以别号我佛山人。他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因家道衰败,二十多岁时到上海谋生,常为报纸撰写小品文。后
一卷。宋葛长庚(1194-1229)撰。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又号海南翁、琼山道人等。琼州(今海南琼山)人,一说福建闽清人。过继为白氏子,改名白玉蟾。隐于武夷,拜陈楠为师,着道装,浪游华
二卷。清童能灵(1683-1745)撰。童能灵有《周易剩义》已著录。该书称洛书是五音之本,河图为洛书之源。河图圆而为气,洛书方而为体。五音为气,气凝为体,体以聚气,然后以声音出之。万事万物皆离不开数,
不分卷。清王希尹撰。生平事迹未详。北书首上下经,次上下系辞及说卦、序卦、杂卦。篇首并有法式善序。其易解先讲易象,再及义理,意欲合汉宋诸家于一炉。然作者造诣甚浅,训诂甚疏,其解易多失本意。今存纪氏嘉庆年
二卷。清孙星衍撰。孙星衍(1753-1818),字渊如,江苏阳湖(今武进)人,经学家。官至山东督粮道。所学较广,对经史、文字、音韵、诸子百家、金石碑版等都曾涉及。工篆隶,精校勘,擅诗文。主要著作有:《
十卷。《附录》一卷。唐杨炯(650-695)撰。杨炯,弘农华阳(今属陕西省)人,文学家,诗人,官至盈川县县令。为官严酷,自负清高。幼年聪明好学,显庆四年(659),应神童举及第,待制弘文馆。诗与王勃、
十六卷。明孙承宗撰。承宗字雅绳,高阳人(今河北高阳县人)。万历进士,沈毅智略,晓畅军事,天启初累官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时辽阳、广宁俱破,承宗自请以原官督理诸处军务,便宜行事。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
二卷。不著撰人名氏。有人认为是南宋孙奕(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撰。《宋史·艺文志》载有许奕《九经直音》九卷,许奕当是孙奕之误(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证》、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此书为蒙童读本,内
见《世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