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新论正误

新论正误

一卷。清陈昌齐撰。(见《楚辞辨韵》)。刘子新论》一书。本杂集晚周两汉诸子而成,其书虽讹误百出,然可借他书以勘正。昌齐校书较多,所校精善的,有十分之九。《专学》篇,“笙滑之也”;《惜时》篇,“今人退不知臭腐荣华,划绝嗜欲。”各本“滑”误为“猾”,而“退不知”三字,尤讹错不可究诘,唯近印旧合字本,尚未错乱,昌齐所校正,与旧合字本相同,此可以见其精密矣。校语简质,虽不言其本,然可以推证。如“虚心触己,改心为舟,”则本于《庄子》。“自碎其掌改”“碎”为“焠”,则本于《荀子》。“其母呼敺敺喻吏”,衍一“敺”字,则本于《尹文子》。并非意必之言,盖与王念孙《读书杂志》繁征博引略有不同。唯《去情》篇,“身肤强饭,而蒙饱者不以为惠。”昌齐谓“肤”当作“虏”。考《淮南子》《缪称》篇“取庸而强饭之,莫之爱也。”刘子所本,则身肤当取庸之误,不得改“肤”为“虏”也。《风俗》篇,“是越之风好勇”,是越为楚越之误。本书《辩乐》篇,“楚越之俗好勇”,可为确证。昌齐改“是越”为“吴越”,则误矣。

猜你喜欢

  • 玺召录

    一卷。明李日华(1565-1628)撰。日华事迹见《梅墟先生别录》条。该书主要记载作者于天启五年(1625)被召为尚宝司司丞时赴京途中的所见所闻所历。按日记载,始于二月二十四日,终于四月十五日,体例仿

  • 孝经音训

    一卷。清杨国桢撰。杨国桢字海梁,湖北崇阳(今崇阳)人。甘肃兰山书院有经训约编之刻,帙不盈尺,而搜集了十一经。杨国桢邮取是书,想以它充当学子读本,但该书非足本,注亦简略。国桢于是仿《五经旁训》的体例,补

  • 禹贡选注

    一卷。清吴昔巢撰。吴昔巢为晚清人,浙江海盐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为其门人朱元庆刊刻,同时增入朱元庆的序,且序中只谈刊行此书缘起,并不涉及其他。书中根据经文来发挥其义,并不看重地理考证。吴昔巢在书

  • 三国志传

    见《三国演义》。

  • 素问运气图括定局立成

    一卷。明熊宗立(生卒年不详)撰。熊宗立字道轩,号勿听子,建阳(今属福建)人。从刘剡学医。好讲阴阳医卜之术。著有《伤寒运气全书》、《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名方类证医书大全》、《类证注释钱氏小儿方诀》

  • 唐诗叩弹集

    十二卷。《续集》三卷。清杜诏(1666-1736)、杜庭珠合撰。杜诏字紫纶,号云川,学者称他“丰楼先生”。无锡(今属江苏)人。少有才华。曾亲承顾贞观、严绳孙指授。康熙四十四年(1705)南巡,杜诏献《

  • 名理探

    五卷。葡萄牙傅汎际(?-1653)译义,清李之藻达辞而成。汎际字体斋,耶稣教士。泰昌元年(1620年)来澳门,曾在嘉定、杭州、西安等地传教。在杭州时与李之藻译有《名理探》十卷、《寰有铨》六卷。据之藻《

  • 祭义

    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乐以迎来,哀以送往,

  • 四书理话

    四卷。清张楚钟撰。张楚钟字石瓠,江西泰和(今同)人。是书为楚钟所著《务宝胜窝汇稿》之一。凡例言有所见闻,或有所会悟,随得随记,名曰理话。其书于训诂外别创一体,阐发名理,精粹处似格言。又每举算术方式为喻

  • 温州古砖石记

    一卷。清孙诒让撰。孙诒让,详见《契文举例》条。书中辑录温州自西晋以来的古砖100余种,上起晋太康二年(281)陈卓人砖,下至陈天嘉二年(561)残砖。唯晋以后物,取足纪年月、姓名,他无记述。然其字画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