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新序

新序

十卷。汉刘向(前77-前6)撰。刘向字子政,原名更生,高祖弟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刘向年轻时通经自用,长于属文,宣帝时任散骑谏大夫。因反对宦官弘恭、万里,被捕下狱。成帝时,更名向。任光禄大夫,校阅经传诸子诗赋等书籍,著成《别录》一书,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分类目录。另有《新序》、《说苑》、《列女传》、《洪范五行传论》等书(详见《汉书·楚元王传》。)《新序》成于阳朔元年(前24年),原书三十篇。是书历年多谓出自刘向,考《汉书·艺文志》载刘向序六十七篇,并注云“《新序》、《说苑》、《世说》、《列女传颂图》也。”《楚元王传》亦云:“向采传记行事,著《新序》五十篇,奏之。”《晋书·陆喜传》云:“少有声名,好学有才思,尝为《自叙》,其略曰:‘刘向省《新语》而作《新序》,桓谭咏《新序》而作《新论》。’”《汉书》、《晋书》皆著刘向为《新序》。唯司马贞《史记·商君列传索隐》则云:“《新序》是刘歆所撰。”按刘歆为刘向子,司马贞所说,不知何据?考《新序·杂事第四》有“臣向愚以《鸿范传》推之”,“向”字足证。又宋本《说苑·叙录》云:“所校中书说《杂事》,及臣向书民间书诬,校雠其事类众多,章句相溷,或上下谬乱,难分次序,除去与《新序》复重者,其余者浅薄不中义理,向集以为百家后,今以类相从,一一条别篇目,更以造新事十万言以上,号曰《说苑》”。据此可断《新序》实出于刘向,司马贞之说非也。今本《新序》分十卷。惟《隋志》载《新序》三十卷,《录》一卷;《唐书·艺文志》同。曾巩较书序则云:“今可见者十篇”。可知今本《新序》,盖为宋时之遗本。综其内容:卷一,杂事第一,计十九则;卷二,杂事第二,计十九则;卷三,杂事第三,计六则;卷四杂事第四,计二十八则;卷五,杂事第五,计三十一则;卷六,刺奢第六,计十一则;卷七,节士第七,计二十九则;卷八,义勇第八,计十四则;卷九,善谋第九,计十一则;卷十、善谋第十,计十五则。合计十卷,共一百八十三则(则即“章”)。全书所取,多采摘百家传记而成,其中尤以《吕氏春秋》、《韩诗外传》、《史记》、《战国策》为多,各占所引书三分之一以上,其他如《春秋》三传、《荀子》、《韩非子》、《晏子》等书,皆在征引之列。可见,《新序》各则,均事出有据,而考其所引文辞,亦大多相同。故《崇文总目》云:“所载皆战国、秦、汉间事,以今考之,春秋事尤多,汉事不过数条,大抵采百家传记,以类相从,故颇与《春秋》内外传、《战国策》,太史公书互相出入。”《新序》叙载舜、禹迄汉初历史人物事迹,其主旨,在于推明古训,而归之于道德仁义。先秦古书甫脱烬劫,一入向笔,采撷不遗。至其正纪纲,迪教化,辨邪正,黜异端,以为汉规画者,尽在此书。文笔朴素洗练,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从史学角度看,可补诸史之不足;从文献学角度看,向之校书在中国文化史上,在中国目录学史上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有《四部丛刊》影明嘉靖翻宋本和《丛书集成》本通行。1977年台湾商务印书馆有卢元骏《新序今注今译》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赵善诒的《新序疏证》。

猜你喜欢

  • 冯舍人遗诗

    六卷。清冯廷櫆(1649-1700)撰。冯廷櫆,字大木,山东德州人。幼即有神童之称,读书一览则不忘。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授内阁中书,性孤僻,不入贵人之门,闲暇以书史为乐。康熙二十六年(168

  • 韵原表

    一卷。清刘凝(生卒年不详)撰。刘凝字二至,南丰(今属江西)人。著作尚有《稽礼辨论》、《石鼓文定本》。刘氏初作《文字韵原》一编,谓《说文》以形相次,《韵原》以声相从。由于《韵原》限于篇幅,其层次排列不免

  •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一百三十八种,二千八百九十一卷。清高宗敕辑。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高宗弘历敕编此书,命金简(详见《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掌其事。武英殿为清宫殿名,凡官修各书均在此校刊装潢,“聚珍”二字则为高宗赐

  • 大学决疑

    一卷。明释德清撰。是书只取经一章,对朱注所谓“三纲领八条目”作解,其涉疑处则设问答以解决。是书参杂两宗,不袭恒解。如说“明明德”,称第二个明字乃光明之明,是指自己心体;第一个明字有两意,若就明德而言,

  • 立斋遗文

    五卷。明邹智(1466-1491)撰。邹智,字汝愚,号立斋,四川省合州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弘治三年(1490)。坐于御史汤鼐等妖言惑众,下狱。后赖人营救,免死。得与陈宪章游,其

  • 考古文集

    二卷。明赵撝谦撰。赵撝谦,原名古则,字撝谦,以字行。浙江余姚人。幼孤贫,寄食山寺。长大后,与诸名人游,博究六经百事之学,人称“考古先生”。著有《六书本义》。《明诗综》引黄宗羲之言,称:“其诗集名《考古

  • 时务通考

    三十一卷。不著撰人名氏。是书卷一为天算,卷二为地舆,卷三为公法,卷四为约章,卷五为使臣,卷六为税则,卷七为钱币,卷八为礼制,卷九为兵政,卷十为律例,卷十一为工政(如海塘、港口、船坞、码头、自来水、煤气

  • 待质录

    一卷。清代陈伟撰。此书是作者在光绪甲申年(1884)至光绪戊子年(1888)间研读群经及地理著作《水道提纲》诸书时,所提出的疑问及问题并列成条目以备后来解决。每节读书笔记后有“俟问俟质”条目,“俟质”

  • 高坡异纂

    二卷。明杨仪(约1541年前后在世)撰。杨仪,字梦羽,常熟人,生卒年不详。官兵部郎中,山东按察司副使。著有《螭头密语》一卷、《骊珠随录》和本书等。这部著撰乃志怪之书,前有自序,题曰《高坡异纂》。高坡者

  • 史通

    二十卷,唐刘知几撰。刘知几(661-721),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著名历史学家。20岁举进士,授获嘉县主簿,潜心经史诸子及杂记小书。武则天临朝时,下制九品以上各言时政得失,刘知几上表陈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