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握奇经

握奇经

一卷。旧本题风后撰,汉丞相公孙宏解,晋西平太守马隆述赞。《汉书·艺文志》兵家阴阳类著录《风后》十三篇,班固小注云:“图二卷。黄帝臣,依托也。”或谓当即此书。然汉代人已认为其书伪托。今传本所题作者风后,乃是传疑时代黄帝之臣,显然不可信。所谓汉丞相公孙宏解,亦不见于刘歆《七略》著录,也不可信。又《隋书·经籍志》也不见著录,则晋西平太守马隆述赞云云似也不可信。四库馆臣谓唐独孤及《毗陵集》中有《八阵图记》,略云黄帝顺煞气以作《兵法》,文昌以命将,风后握机制胜,作为《阵图》,故八其阵,所以定位也。衡抗于外,轴布于内,风云附其四维,虎张翼以进,蛇向敌而蟠,飞龙翔鸟上下其旁。驰张则二广迭举,犄角则四奇皆出云云,所说乃一一与此书相合。故疑此书为唐以来好事者据诸葛亮八阵之法推衍为图,托名风后作。其后又据此《记》推衍为经,因《记》中有“握机制胜”之语,定其书名为《握机经》。《宋史·艺文志》始见著录,其书晚出,证据甚明。四库馆臣所考言之凿凿,可以信从。关于此书的书名,宋高似孙《子略》曰:“马隆本作《幄机》叙曰‘幄者,帐也,大将所居,言其事不可妄示于人,故云《幄机》,”后因“幄”与“握”字近而附会其文,所以又名《握机》。今本多作《握奇》,是因为经中有“四为正,四为奇,馀奇为握奇”之语而改易为《握奇经》。此书虽公认为是伪书,但宋以后各种官私书目多有著录,刊本甚多,不能一一备举。多种丛书都有收录,如《凌氏传经堂丛书》、《景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夷门广牍·雅占》、《续百川学海癸集》、《津逮秘书》(第四集)、《增订汉魏丛书·子余》等等。今上海图书馆藏有清抄本,军事科学院图书馆有清刊本,最新版本有1990年6月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影印本。

猜你喜欢

  • 李氏居室记

    五卷。明李濂(1488-1566)撰。李濂,字川父,祥符(今河南开封市)人。正德进士,历官山西佥事。嘉靖间免归。李濂少负俊才,慨然慕信陵君、侯生之为人。初受业于李梦阳,后不屑附和。里居四十余年。以古文

  • 明诏令

    二十一卷。不著撰者名氏。记载从太祖至嘉靖十八年(1539)的诏令,大概编者即为嘉靖时人。该书诏令、圣旨不分,编次庞杂。据《四库全书》存目有此书有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 坤舆格致略说

    一卷。比利时南怀仁(1623-1688)著。南怀仁字敦白,比利时耶稣会士。1656年来华,1658年抵澳门,次年往西安传教。1660年应顺治帝邀进北京,为汤若望重要助手,治天文历法。后因汤若望案下狱。

  • 河源县志

    十五卷,清陈张翼修,尹报逵纂。陈张翼,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举人,乾隆七年(1742)任知县。县志无古本,明正德间县令郑自修始有传书,厥后仅传钞本数帙。康熙二十六年(1687)县令陶敬重修,成七

  • 三史同名录

    四十卷。清汪辉祖(1730-1807)撰。辉祖事迹见《元史本证》条。成书于清嘉庆六年(1801),卷首有章学诚序。作者取辽、金、元三史同名者,分别辑录,标明人物身份及所见卷数,以备查考。凡辽史同名五卷

  • 涵有堂诗文集

    四卷。清游绍安(约1738年前后在世)撰。游绍安,字不详,号心水,福清(今福建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雍正元年(1723)进士。绍安工诗文。是集为游绍安诗文集。凡四卷,诗二卷,文二卷。其诗文多为绍安在

  • 补计然子

    一卷。明末清初董汉策(生卒年不详)撰。董汉策字帷儒,号芝筠,又号苏庵,康熙间举贤良方正,官道员。著有《褓文杂著》、《补计然子》、《揽胜文集》、《帚园集》等。此书成于崇祯十五年(1642),杂取《左传》

  • 黄忠端公年谱

    四卷。明庄起俦编。起俦字子鹤,福建龙溪(今龙海)人,为谱主弟子。谱主黄道周(1585-1648),字幼玄,号石斋,福建漳浦人。天启进士,崇祯时官任右中允,因上疏指斥杨嗣昌,被谪戍广西。南明弘光时任礼部

  • 京口耆旧传

    九卷。宋刘宰(1167-1240)撰。刘宰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绍熙进士,官至泰兴令。反对韩侘胄出兵攻金,理宗立,辞官引退,在乡有义举。为文淳古质直,除本书外,尚有《漫塘文集》等著

  • 教坊记

    一卷。唐崔令钦撰。生卒年、籍贯、字号均不详。据《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六载:崔令钦,开元时官著作佐郎,历左金吾卫、仓曹参军。肃宗朝,迁仓部郎中。唐开元、大宝年间,俗乐十分繁荣,教坊即朝廷设置的专管歌舞、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