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扶桑阁诗集

扶桑阁诗集

十四卷。明朱尔迈(1632-1693)撰。尔迈,字人远,号日观,浙江海宁人。隐居于海宁龙山,后入都,馆合肥邸第,以疾南还。此编为刘钟甫校刊,卷各为集。尔迈好游玩,擅长作诗,与名人唱和归后必有诗成帙。在蜀以及京师、金陵、东浙等地均有大量诗歌,内容多咏山水风物,也有征人之词。卷后附有其子溥《西山从游诗》一卷,大约是入都时所作。据周广业《宁志余闻》载:“尔迈诗集四卷”;许汝霖《日观山人传》称尔迈所作诗及古文名为《日观集》,共二十卷,即将诗、文合计而成,文集久佚。嘉兴钱泰吉在秀水金承高处得《日观山人手稿》一册,今不可从迹。《天一阁书目》有《海昌会语》一册,认为是康熙十五年(1676年)朱尔迈等人同集,另有陈莱孝《淮园文集》载朱尔迈草木春秋跋,前面列有各省杲木名花,后面列有渠翁扶桑阁诸讹,尚为日观山人手稿,现在均无刊本流传。尔迈诗承盛唐之风,格调不凡。吴衡照辑《海昌诗淑》中未见此集。有清初刻本。

猜你喜欢

  • 二李先生奏议

    二卷。明徐宗夔所编李梦阳、李三才二人的奏议。徐宗夔,字效虞,苏州人。李梦阳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以风节振一世。李三才则结纳东林,在当时也颇孚重望。因二人同出于关中,故徐宗夔选编二人的奏议合刻之。书末附有

  • 同声假借字考

    二卷。近代叶德辉撰。参见《说文古微》。是书本《经典释文》按诸经之次第录其同声假借之字,惟仅有《易》、《书》、《诗》、《孝经》、《论语》、《尔雅》,而不及《三礼》、《三传》,因为叶氏另有《三礼郑注正字考

  • 旗务集览

    三卷。不著撰人名氏,亦无成书年月。是书为八旗满洲蒙古汉军二十四固山现行办事章程,其卷一、卷二为旗署印房应办事务,包括办理查阅外省营伍、考试应对宗室、拣选各等官缺、点验军器、盘查户部三库、补进内大臣、文

  • 汲古阁校刻书目

    一卷。明毛晋撰。毛晋(1598-1659),原名凤苞,字子久,改名晋,字子晋,号潜在,晚号隐湖,又号汲古阁主人,笃素居士,江苏常熟人。汲古阁为其藏室名,所藏逾八万四千余册。目中附刻有毛晋印记之原本,记

  • 海桑集

    十卷。明陈谟(?-1388)撰。陈谟,字一德,号心吾,江西泰和人,约生于元成宗时,洪武初召赴阙,以疾辞归。洪武三年(1370)曾校文于广东,后主奉新清节书院讲席。事迹具载《明史·儒林传》,著有《海桑集

  • 两朝宪章录

    二十卷。明吴瑞登撰。瑞登字云卿,明武进(今江苏常州)人。由贡生官光州训导。著有《两朝宪章录》、《绳武编》。薛应旂纂洪武至正德九朝事迹为《宪章录》,瑞登因辑嘉靖元年(1522)至隆庆六年(1572)凡五

  • 可如

    六卷。明董德镛(生卒年不详)撰。董德镛,字孔昭,鄞县(今浙江省鄞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内容取禽、兽、鱼、虫之事,合于忠、孝、节、义者,分类摘录,共六卷,六十三门,每门又各为标目,其首皆冠以“可如

  • 禹贡会笺

    十二卷。清徐文靖(1667-1756)撰。文靖字容尊,号位山,安徽当涂人。清代经学家。雍正癸卯(1723)举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不遇;十七年复荐举经学,特授翰林院检讨。文靖研治经史,

  • 外科全生集

    见《外科证治全生集》。

  • 关氏易传

    一卷。旧本题北魏关朗撰,唐赵蕤注。关朗字子明,河东人。蕤字大宾,梓州盐亭(今四川盐亭)人。该书《隋志》、《唐志》都没有著录,晁公武《读书志》认为李淑的《邯郸图书志》才开始著录。《中兴书目》中也有这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