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戊申立春考证

戊申立春考证

一卷。原题明路士登订。是编首书万历三十六年戊申岁立春正月节,历以洪武初钦天监监正《元统大统历法》推,推天正冬至得岁前十一月初四日癸巳正月初刻冬至得岁前十二月二十日戊寅亥初三刻立春。考古时只云某日冬至耳,无支刻之文。欲知支刻者,必以沈约《宋书·历志》为祖。盖至是测算始渐密也。士登考证,根据元郭守敬之说,以为岁差之中,仍有消长之机。其论曰:“洪武初钦天监元统,不知测验为何事?而径削去消长,另立准分,以为修改合天,擢为监正。监副李德芳,持消长正论,力争之不得,遂从统议它。然而统所修改四准则,授时旧数,按年续之,一无所改者也。讹传至今,失之愈远,后人沿袭,殆不为怪。”又曰:“从河来,从日躔之在天来。今仰观天象,立春日躔在戊寅亥初,而钦天监在已卯子正。此可以口舌争斗乎?且七政壹事于日躔,日度变而较交,及五曜之率皆变。气应一差,即诸事皆差;而恃之步历,无一可者。”故守敬曰:“天有不齐,而历为一定之法。”所以既久而不能差,既差则不可不改。隆庆间监官周相亦曰:“今年远数盈,岁差天度失,今不考,所差必甚。”皆探本之论。乃监正张应候等不知强以为知,方讷讷然曰:“大统历乃元统依守敬法为之,准验无差。必不可改。”且诋余为妄议。案《明史·历法》,第言大统推步悉本授时,惟云消长而已。初未辨得失,亦不载兹事,盖其疏。是书传世者有《广百川学海》本。

猜你喜欢

  • 织斋集钞

    八卷。清李焕章(1614-1688?)撰。李焕章字象先,号织斋。乐安(今山东博兴)人。明诸生。入清后,弃科举功名而游名山大川,足迹遍布南北。好读佛书,喜作古文。与侯方域、王猷定、陈弘绪并称“四家”,周

  • 万氏济世良方

    见《万氏家钞济世良方》。

  • 邑乘志余

    一卷。清朱彬撰。朱彬(1753-1835),字武曹,号郙甫。宝应人。乾隆举人,少与刘台拱齐名从事经传训诂声音文字之学。著述不下10余种,以《礼记训纂》最为世所称。康熙间修志。历时已久,遗闻甚多,有志之

  • 流芳录

    不分卷。明闵珪(1403-1511)撰。闵珪一作阚珪,字朝英,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左都御史。为明代名臣,以不肯阿服刘瑾告归。卒谥庄懿。有《闵庄懿集》,收入

  • 辩正论

    十卷。唐代释法琳撰。法琳生平事迹详见《破邪论》辞条。法琳为进一步转移当时社会的视听,改变世人对佛教的看法,争取皇上的同情与支持,在继《破邪论》之后,又作《辩正论》十卷。东宫学士陈子良为之作序。《辩正论

  • 四六霞肆

    十六卷。明何伟然(生卒年不详)撰。吴正炳、吴宗邵增删。何伟然著有《广快书》。本书采摭故实,撰为骈偶之词,分类编排,而总注于每门之后。书较俗陋,无长处可取。

  • 续仙传

    三卷。南唐沈汾(生卒年不详)撰。沈汾,汾或作玢,南唐时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唐溧水令沈汾或作玢”,吴淑《江淮异人录》载称“沈汾侍御”。《四库提要》称“所谓唐者,南唐也。”近人陈国符《道藏源流考

  • 钝安文

    三卷。傅熊湘(1882-1930)撰。博熊湘生平详见《国文法》条。傅氏曾以文名驰誉湘湖。卒后,由其友人辑遗刊行,即为此文。是文卷一为《湖南图书馆分类目录序》谓“不抉四部,即无以容纳新书,不变通杜威十进

  • 大易近取录

    无卷数。清邵晋之撰。邵晋之字叙阶,号檀波,仁和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其大旨以朱子《本义》有有注而可疑的,有可疑而无注的,偶有所见,即以己意补之。其曰近取者,自序说是“远取诸物,必俟宏通该博

  • 管窥外篇

    二卷。元史伯璇(生卒年不详)撰。史伯璿字文玑,温州(今属浙江)人。博通经史,深得朱子之宗旨,终身不仕。著有《四书管窥》、《辨论诸经史天文地理古今制度名物》等书。此书成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