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德隅斋画品

德隅斋画品

一卷。宋李廌(生卒年不详)撰。李廌,字方叔,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一作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李廌少以文显名,曾得到苏轼的赏识和举荐,为“苏门六君子”之。可惜竟不及第,中年绝意仕进,终于不得志而死。是编记唐五代及北宋名画二十一幅,而《四库提要》中称二十二幅,盖数字传抄之误,或画幅收录有遗漏。二十一幅名画的收录顺序以佛像居先-《大悲观音像》、《大佛像》、《正坐佛》、《普陀观音像》、《被发观音变相》、《长带观音》;次之仙人像-《楼居仙图》、《仙游图》;继之有人物画-《雪钟馗》、《玉皇朝会图》、《紫微朝会图》、《荧惑像》、《番客入朝图》;动物花鸟画-《春龙起蛰图》、《归龙入海图》、《乳虎图》、《渡水牛出林虎》、《寒龟曝被图》、《枣鹞柘条铜嘴图》、《鹤竹图》、《菡萏图》。每幅画下分别叙述内容并品题艺术特色。李方叔本善属文,又进出苏、黄之门,故文辞雅致,波澜意趣,简笔精述,妙悟个中旨趣。惟《寒龟曝背图》条下之注曰:黄筌(五代后蜀画家)此画中龟“蹒跚曳尾而行,若春雷已动,余寒未去,负朝阳以曝背,有舒缓弯跧之态,其趣甚乐。顷在丞相尤公家见监一龟……”,但考宋元玦、绍圣之间,未有尤姓之丞相,盖传写之误,未可解。该书所记诸迹,今多失传。《德隅斋画品》为艺术史上中国画鉴评著作。是书有《秘笈》本、《王氏画苑》本、《说郛》本、《百川学海》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性理备要

    十二卷。明王三极(生卒年不详)撰。三极号少墩,仙游(今福建省仙游县)人,仕履不详。是书成于万历十五年(1587),取《性理大全》,摘其要语,以便诵习,书前仍冠以成祖御制序。内容取舍不精,可能为坊刻陋本

  • 刘文介公集

    三十卷。明刘俨(1394-1457)撰。刘俨字宣化,号时雨,吉水(江西吉水县)人。明正统七年(1442)进士第一名,授修撰,累官至太常寺少卿兼侍读学士。著有《刘文介公集》。是集凡三十卷。策、表、讲章为

  • 绎史

    一百六十卷。清马骕撰。马骕(1621-1673),字宛斯,一字聪御,山东邹平人。他于顺治年间中进士,官至安徽灵璧知县。马骕一生博学好古,少习六艺之文,长诵百家之说,尤通《左传》。顺治年间,他搜罗了除列

  • 蒲塘吟草

    二卷。钱钟瑛(生卒年不详)撰。钱钟瑛字湘蒲,晚号蒲塘逸叟,常熟(今属江苏)人。据“自序”称,钱钟瑛经历了清朝末季和民国初年两个时期,其幼年正逢太平天国起义,壮年又遇义和团运动,晚年赶上了辛亥革命。据其

  • 喁子馆诗草

    二卷。清言敦源、丁毓瑛夫妇合撰。言敦源字仲远,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诸生,工诗文,光绪二十年(1894)秋试被放,后研究军事,从袁世凯小站练兵,加入北洋新军,光绪年间为大名镇总兵。丁毓瑛字蕴如,江苏

  • 学海类编

    四百四十一种,八百一十卷。清曹溶(详见《崇祯五十宰相传》)编辑,陶越增订。陶越字艾村,为曹溶门人,余事不详。曹溶辑成此书,初仅有抄本,卷首分列四部,以类相从,一曰经翼,二曰史参,三曰子类,四曰集余。集

  • 离骚九歌释

    一卷。附李篁仙《离骚音韵》。清毕大琛(生卒年不详)撰。毕大琛,善化(今湖南长沙市辖)人。此书只注释屈原《离骚》与《九歌》,无目录,先注《离骚》,再注《九歌》。正文疏解后有十则关于《离骚》、《九歌》的论

  • 吴越春秋

    十卷。汉赵煜撰。赵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书的前面有旧序,称隋、唐经籍志都著录为十二卷,但今存十卷。此书是元大德十年丙午所刊,后有题识,前面有文林郎国子监书库官徐天祐音注。作者所述虽然有些芜杂,但

  • 伤寒温疫条辨

    六卷。清杨浚(生卒年不详)撰。杨浚字栗山、夏邑(今四川成都)人。先攻举业,后转攻医学。晚客江南。杨氏认为伤寒、温病极易混淆,于是集诸家之说,间附己见,撰成此书。又名《寒温条辨》。卷一主辨伤寒、温病与伤

  • 王介庵奏稿

    六卷。王恕撰。王恕(1416-1568),明山西三原人。字宗贯,号介庵,晚号石渠。正统(1436-1449)进士,由庶吉士授大理寺评事。历官扬州知府、南京刑部右侍郎、云南巡抚、宁夏巡抚、南京兵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