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影宋刊巾箱本八经

影宋刊巾箱本八经

不分卷。不著编者姓名。据宋景定《建康志·书籍门》记载:唐孔颖达奉敕撰修之《五经正义》在宋代有官方刊刻的监本、福建刊刻的闽本、浙江婺州刊刻的婺本。浙江湖州陆氏曾获宋刊巾箱本,学者们断为婺本。巾箱,亦称巾笈,古时放置头巾或文件书卷等物的小箱子。巾箱本,小开本的古书,因其可置巾箱中,故名。系后世袖珍本之滥觞。陆氏藏本结体方峭,笔锋犀利,体现了宋代福建刻工的风格,定为闽本无疑。明靖江本的《五经正义》就是根据闽本所刻,明人翻刻时,基本保持了宋本特色,只是在书页上加刻了上栏。清康熙年间的《秦刻九经》也是根据此本所刻。《秦刻九经》,今存八经。其中《周易》二十二页、《尚书》二十八页、《毛诗》四十页、《礼记》九十三页、《周礼》五十五页、《孝经》三页、《论语》十六页、《孟子》三十四页。宋刊《九经》、《三传》仅有此散帙。每半页二十行,每行二十七字。版框左右双栏,书口为细黑线,版心下方刻有刻工姓名,一二三字不等。补刻的书版则标明“系刊换”,或“某某板”的字样。因避宋讳,书中贞、桓、慎、惇皆缺末笔,大字不缺。可见此本为宋宁宗以前刊刻。书为袁寒云所藏,当时藏书各家视此为罕见的传世秘本。近代刻书家,江苏武进陶湘于1926年将此本影印行世。从陶氏影宋本八经来看,书行极密,字细如发。原本下落不明。而今只能从陶氏武进本窥得宋代九经格式。《影宋刊巾箱本八经》目录:《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周礼》、《孝经》、《论语》、《孟子》。此书有民国丙寅(1926年)涉园陶氏影宋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呜秋集

    二卷。明赵迪撰。赵迪,字景哲,自号白湖小隐,怀安(今河北怀安县)人,生卒年不详。据其子赵壮称“先人值多故,投老林泉”,知其乃逃世隐居者。著有《呜秋集》。是集为诗集,乃其子赵壮所刻,凡二卷。集前有明永乐

  • 玉岩诗集

    七卷。清林麟(约1685年前后在世)撰。林麟,字石来,福建莆田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九年(公元1670)进士,授内阁中书,曾偕检讨汪楫奉使琉球,途中唱酬甚多,官至贵州提学佥事。其告归后,修北村别墅,诗酒

  • 莲子居词话

    四卷。清吴衡照(生卒年未详)撰。吴衡照字夏治,号子律,浙江海宁人。嘉庆进士,官金华教授。本书为论词之作,或评词家之得失,或详版本之源流,或考词人之事实,或论词律之精粗,或论词中之方言,或摘词中之美句。

  • 周子年谱

    一卷。南宋度正撰。度正字周卿,合州(今四川合川)人。生卒年不详。绍熙元年(1190)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少从朱熹学,笃守师说。除本书外,尚著有《性善堂稿》等。本书是为宋理学家周敦颐所作的年谱。嘉定十四

  • 关中金石记

    八卷。清毕沅撰。毕沅(1730-1797),字纕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苏洋镇(今太仓)人。乾隆进士,官至湖广总督。治学范围较广,由经史旁及小学、金石、地理。也能诗文。主要著作有《灵岩山人文集》

  • 管城硕记

    三十卷。清徐文靖(1667-1756)撰。徐文靖字位山,又字禺尊,安徽当涂人,雍正举人,官至翰林院检讨。晚年一直在故里“翠螺书院”主讲。一生务古学,讲求实学,考据经史,著述甚富。徐文靖著作大部分已在十

  • 郑志考证

    不分卷。清代经学家成蓉镜(见《禹贡班义述》)撰。《郑志》一书,清代有《四库》本,孔方广林辑本,袁钧辑本。成氏撰此书不知据何辑本,仅三十余条,知非完书。所考旁及群书,申以己意,有不少令人信服。如“我先师

  • 锦带

    一卷。旧本题为梁昭明太子萧统(501-531)撰。陈振孙《书录解题》称梁元帝萧绎(508-554)撰。但看其每篇自叙之言词,不象帝王之所言。从词气来看,亦不象六朝之作。亦非唐人的风格。疑为宋人所为。按

  • 青琐尽言

    二卷。杨东明撰。杨东明(1548-1624),明河南虞城人,字启修,一字启昧,号晋庵,别号惜阳居士。万历(1573-1620)进士,历官太常少卿,刑部右侍郎。直言敢谏,尝于荒年上河南饥民图,颇负时誉。

  • 言行汇纂

    十卷。清王之铁(生卒年不详)撰。王之铁字左仗,号朗川,湘阴(湖南省)人。康熙末年诸生,积学笃行,遵循礼法,授徒玉笥山,先课以小学近思录,始及五经百家子史,从游者甚众,尚有入德津梁。《言行汇纂》是王之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