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庶斋老学丛谈

庶斋老学丛谈

三卷。元盛如梓(生卒年不详)撰。盛如梓自号庶斋,衢州(今属浙江)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生平事迹不详。据是书卷首题“元从仕郎崇明州判官致仕盛如梓撰”,知其曾任从仕郎、崇明州判官,后致仕。盛如梓博学多闻,遍读经史百家之书,每有心得,随笔记录,又搜集朝野逸文,以成此书。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中卷又分中上、中下二卷,实为四卷。主要考辨经史、评论诗文,间及朝野遗事。上卷首记国故,后及经史;中卷、下卷多论文说诗,间及两宋轶事。书中对经史、天文、地理、名物、文章流派、儒学大师格言等,皆引证辩驳,均有根据,颇多可取。如驳《吹剑录》谓,广陵散不始于王凌、毋丘俭;以姑蔑墓证韦昭注《国语》之非等,皆见考据功夫。所叙各条之下,常常注出据某人所说,颇有依据。书中亦有值得商榷处,如,载陆游、姚将军、赵宗印二诗,未载姚之名字,后人不得要领,而陆游《渭南集》实有姚平仲传,疏于未见。再如,引《左传》晋景公病,如厕陷而卒。谓国君何必如厕,而以为文胜。其实不知《战国策·赵襄子》、《史记·慎夫人》皆载有此事,古人朴素,不以为怪,不该执此以证《左传》之诬。书中又载宝祐城数则,颇袒护贾似道,谓贾似道亦为“豪杰”等,评论颇为不公,不知何因,有待考证。虽有小瑕,仍不失为一部考据评核、有根有据之作,足资治文治史者参考。今传本主要有《知不足斋丛书》、《四库全书》、《丛书集成初编》、《笔记小说大观》等丛书本。

猜你喜欢

  • 礼记质疑

    四十九卷。清郭嵩焘(1818-1891)撰。嵩焘,字伯琛,号筠仙,一号玉池老人,湖南湘阴县(今湘阴县)人。早年就读长沙岳麓书院,与曾国藩为至交。1847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兵部左侍郎,苏松粮道,

  • 钦定安南纪略

    三十卷,首二卷。清乾隆帝敕撰,方略馆编纂。记载乾隆五十三年(1788)五月至五十六年三月援助安南国王黎维祈复位及敕封阮光平为王纪历。内容包括安南内讧,黎维祈为阮氏所逐,两广总督孙士毅率兵征伐阮氏,复维

  • 大成乐律

    一卷。清孔贞瑄(生卒年不详)撰。孔贞瑄字璧六,号历洲,晚号聊叟,曲阜(今山东曲阜)人,顺治庚子(1660)年举人,官至大姚县知县。是书本是孔贞瑄为济南教授时所作,以洞箫的七调推求三分损一上生下生的道理

  • 冰斋文集

    四卷。清怀应聘(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怀应聘字莘皋,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本集是怀应聘自编,皆散体古文,而八股文选本之序最多。有清钞本。

  • 南诏事略

    一卷。顾应祥撰。顾应祥(1483-1565),明浙江长兴人,字恒贤,号箬溪。弘治进士,授饶州府推官。历官山东右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南兵部侍郎、刑部尚书。好读书,博学多闻,九流百家识其首尾,尤精历法、算

  • 明季甲乙汇编

    东村八十一老人编。八十一老人即许重熙。是书一名《甲乙汇略》,又名《甲乙两年汇略》。自明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起,至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马士英逃于杭州被杀止。末附甲申日记,前有自序。书为编年

  • 主制群征

    二卷。德意志汤若望(?-1666)撰。汤若望字道未,耶稣会士,生于科隆。1622年与金尼阁神甫来中国,先在北京学汉语,后到西安传教。1630年被召回北京,同意大利耶稣会士罗雅谷绘治天文历法,编成《崇祯

  • 四侯传

    四卷。明王士骐撰。士骐生平事迹见《驭倭录》条。该书主要记述文成侯张良、忠武侯诸葛亮、武侯王猛、邺侯李泌四人的事迹,内容基本以正史材料加稗官野乘等相参而成。作者编辑该书,盖有隐寓尚友之旨。

  • 简易庵算稿

    四卷。清刘彝程(生卒年不详)。刘彝程字省庵,江苏兴化人。1873年任上海广方言馆算学教习,1875年兼主持求志书院算学科。求志书院每年考四次数学,刘彝程常为之拟考题,他自称所拟之题“无论深浅,唯以新颖

  • 四子书全言

    六卷。清戴宫华撰。是书为乾隆十年(1745)赵佑所刊。卷首有赵佑《书后》一篇,叙刊书的缘起。是书为赵佑的祖宗赵抃手录,题为西泠戴宫华先生著,名第都无可考。其书博采众说,间及徐肇侗、李卓吾诸人。原本系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