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平定浙东纪略

平定浙东纪略

一卷。清未著撰人名氏。本书年代断限为:自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二十四日,清靖南王耿精忠于福建仙霞岭起兵反清直犯浙江东部始,至康熙十五年十月,耿精忠部将曾养性势穷力蹙,被迫投降,浙东底定为止。书中详细记述了清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固山贝子宁海将军傅喇哈亲率清军禁旅,征讨耿精忠、曾养性叛军的情况。同时,又赞扬了康亲王知人善任、重用姚启圣的事迹。姚启圣,浙江会稽人。耿精忠叛乱后,康亲王杰书率兵进讨,驻扎杭州。这时,罢任在家的原广东香山知县姚启圣,捐资募兵,赴军前效力,很得杰书赏识,疏请授其为浙江温处道。姚启圣果然不负所望,屡建功绩。特别是在枫桥战役中,率领被包围的孤军奋战,身先士卒,将士用命,击溃了耿军,从而极大地鼓舞了清军士气。自此,姚启圣在政治上也飞黄腾达起来,后被任命为福建总督,为清廷统一台湾立有功勋。该书为海盐朱氏旧藏钞本。

猜你喜欢

  • 蕉雨轩诗余汇选

    八卷。清陈澍编。陈澍,字雨夏,浙江嘉兴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岁贡生。本书汇选唐、宋、元人之词,共二千六百多首。其书由陈澍所手抄,为旧未刊印之本。

  • 文翰类选大成

    一百六十三卷。明李伯玙、冯原同编。李伯玙,上海人,生卒年不详。官淮王府长史;冯原,慈溪人,生卒年不详。官淮王府纪善。是书系编者奉淮王之命而作。前有淮王序,自称西江颐仙。据《明史》载,仁宗子淮靖王瞻墺以

  • 湖海诗传

    四十六卷。清王昶(1724-1806)编。王昶,字德甫,号述庵,又号兰泉,青浦(今属上海市)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至刑部右侍郎。著有《春融堂集》。王昶二十多岁以后,出游入仕,广识海内文士,

  • 隋唐两朝志传

    十二卷一百二十二回。明罗贯中(详见《三国演义》)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述自隋公杨坚受周主禅即帝位建立隋朝(581年)至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之间二百九十多年的隋唐两朝历史故事。宋元以降演述隋唐故

  • 孤儿编

    三卷。清汪喜孙撰。喜孙字孟慈,后改名喜荀,嘉庆十二年(1807年)举人,官至怀庆知府。喜孙传家学,长于考据,此编乃述其父汪中学行之作,因喜孙生九岁而中殁,故谓之《孤儿编》。汪中(1744-1794)字

  • 通学斋丛书

    五十一种,其中九种为二十五卷,其余不分卷。清邹凌沅编。邹凌沅字叔澄,江西高安人。丛书名曰“通学”,是取中西学术融会贯通之意,所收大部分是介绍西方文化学术的著作和译著,如邹凌沅编《中外章程汇编》、《格致

  • 耻不逮斋文集

    三卷。《附录》一卷。《补遗》一卷。清熊纯叔(1836-1879)撰。熊纯叔名其英,以字行,江苏青浦人,以岁贡生选为训导。纯叔卓荦慷慨,闻中州赤地千里,遂与友人集资往赈,卒于河南卫辉赈务局。著述尚有《松

  • 春秋集传纂例

    十卷。陆淳(?-805)撰。陆淳,字伯冲,因避唐宪宗讳,改名陆质,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唐代著名经学家。据《旧唐书·儒学传》,陆淳少师赵匡,匡师啖助,啖、赵皆为异儒,陆氏因传啖赵之学而知名。后为淮南节

  • 孟子列传纂

    一卷。清林春溥(详见《春秋经传比事》)撰。林氏在明清学者考订孟子的基础上,以《竹书纪年》所载资料为主,仿司马迁《史记》采用《论语》中资料之例,将《孟子》内外篇有关材料,参考诸说,编次成此书。可与林氏所

  • 小学分节

    二卷。清高熊徵(生卒年不详)撰。熊徵字渭南(今广西省岑溪县)人,顺治十七年(1660)副榜贡生,官至浙江都转盐运使。是书只将朱熹《小学集注》略为随章分解,特使童子读之易于明而已。该书《四库全书总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