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师竹斋吟草甲集

师竹斋吟草甲集

三卷。清赵晋臣(?-1928)撰。赵晋臣,字乃唐,奉天怀德(今吉林公主岭市)人。光绪戊子(1888)年举人,官至礼部郎中。辛亥革命后,弃官归里,隐居田园,虽屡有征聘,皆坚辞不就。赵晋臣家学渊源,其父赵鉴清有《耕礼堂家训》之作,自幼受诗礼之教,以圣贤自期。他对辛亥革命持反对态度,甘愿以亡清遗老自居。卷一作于1988年至1910年,是中举后任官时期的作品;卷二是1911年至1912年辛亥革命前后的感时记事之作;卷三为故友间赠答酬唱的诗章。其中的《夷齐庙》写道:“八百诸侯争劝进,闻言曾否忆从龙。”,“清到蕨薇犹耻食,宁甘忍死作殷顽”,他以伯夷、叔齐自况,表现了他不与新生的民国政权合作的顽固思想。《辛亥十月四日夜大风雪》四首五律、《读退政诏有感》、《都中军变》等七律,均写国运将倾、清帝逊位之感,皆是为清朝灭亡所唱的挽歌,反映了对大厦已倾的悲怆的感情,如《辛亥十月四日夜大风雪》中有句云:“蓦地风兼雪,凝寒指颐间,惊闻且过鸟,号冻纥干山。”“嘶声骄牧马,冻羽锻盘雕。玉碎龙酣斗,林深虎骤哮。”《杨花早春》、《清明上冢遇雪》等绝句则反映了一个隐居之士的闲情逸致。赵晋臣生前曾写定诗十二卷,但未付梓。现三卷诗有1912年排印本。

猜你喜欢

  • 西征记

    一卷。宋卢襄撰。卢襄,字赞元,衢州(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本书为卢襄赴京春试时记行之作,《四库提要》考证其当作于哲宗时。所记之事均无所考据,又杂载诗歌,颇近传奇小说之流。有《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本

  • 书髓楼藏书目

    七卷。水竹村人编。清徐世昌(1855-1939),字卜五,号菊人,别号弢斋,又号水竹村人,直隶天津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曾助袁窃国,失败后,隐居天津租界,编书、赋诗、写字遣兴

  • 存愚录

    一卷。明张纯(生卒年不详)撰。张纯,永嘉(今属浙江省)人。嘉靖七年(1528)举人,官至南康府知府。张纯在此书中虽言声称尊崇道学,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发明之处。认为“王制五祀”即为金、木、水、火、土,甚

  • 缙云县志

    ①十八卷,首一卷。清汤成烈修,尹希伊、徐伟纂。汤成烈,道光年间任缙云县候补知县。此志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全书十八卷,首一卷,卷首为图。舆地志,目为沿革、疆域、坊署、乡都、山川。营建志,目为公

  • 密云县志

    六卷。清薛天培修,陈弘谟纂。该志为薛天培任知县时所作。雍正元年(1723)刻本。全书六卷,三十九目,分为:沿革、疆域、星野、灾祥、形胜、风俗、景致、山川、物产、城池、学校、部署、古迹、牌坊、集市、里甲

  • 周易剩义

    ①二卷。清童能灵撰。童能灵字龙俦,号寒泉,连江人。雍正中贡生。其论易专主河图,以明象数之学。虽然曼衍纵横,旁推曲阐,也都有一说可通,但他说“得作易之本旨”则未必然。《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② 四卷。清

  • 储氏丛书

    二种,八卷。民国储皖峰编。储皖峰,安徽潜山人。是编收唐代诗集二种:《储光羲诗集》五卷、《储嗣宗诗集》一卷。《储光羲诗集》据《四库全书》本,并以《唐诗纪》、《全唐诗》等校勘。《储嗣宗诗集》据明人胡震亨《

  • 春秋胡传审鹄会要

    四卷。清周梦龄撰。梦龄字蘧庄,楚陂人,沉潜力学,工于诗文。该书作成于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分为四卷:卷一为隐公、桓公、庄公,卷二为闵公、僖公、文公,卷三为宣公、成公、襄公,卷四为昭公、定公、哀

  • 滇行日记

    二卷。清李澄中撰。李澄中,字渭清,号渔村,又号雷田,诸城(今属山东)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官至翰林院侍读。著述颇多,除本书外,尚有《游桃源山记》、《白云村文集》、《滇南集

  • 繁露园集

    二十二卷。明董复亨(约1605前后在世)撰。董复亨,字元仲,元城(今河北大名)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外转布政司参政,未任而卒。著有《繁覆园集》。是集为董复亨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