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娱斋诗稿
一卷。清邓汝功(?-1775后不久)撰。邓汝功字谦持,聊城(山东聊城)人,生年不详,卒于清高宗乾隆四十年后不久。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登第后即病归,未及授官而卒。汝功工诗。本集是其友桂林府同知李文藻所刊。文藻序称:“其古体出于韩愈、苏轼,近体似钱郎,皆非止境。汝功颇有天分,然寿命不长,功侯则尚未成就。”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一卷。清邓汝功(?-1775后不久)撰。邓汝功字谦持,聊城(山东聊城)人,生年不详,卒于清高宗乾隆四十年后不久。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登第后即病归,未及授官而卒。汝功工诗。本集是其友桂林府同知李文藻所刊。文藻序称:“其古体出于韩愈、苏轼,近体似钱郎,皆非止境。汝功颇有天分,然寿命不长,功侯则尚未成就。”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一卷。唐张镒(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张镒字季权,一字公度,苏州(今江苏苏州)人。官至中书侍朗平章事,凤翔陇右节度使。新、旧《唐书》皆有传。传称“大历五年(770),除濠州刺史,为政清净,州事大理
四十九卷。元方回(1227-1307)编。方回字万里,号虚谷。歙县(今属安徽)人。此集为唐、宋二代律诗的汇编,所取尽五七言近体。自序称取十八学士登瀛洲、五星聚奎之义,故名集《瀛奎律髓》。创“一祖三宗”
十二卷。《附录》一卷。元吴莱(1297-1340)撰。莱字立夫。浦阳(今属浙江)人。门人宋濂等私谥为渊颖先生。延祐间以《春秋》贡于乡,试礼部不中。与黄溍、柳贯俱受业于宋方凤,再传于宋濂。在元人中享有“
一百卷。清陈元龙(1652~1736)编撰。陈元龙字广陵,号乾斋。浙江海宁人。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官授编修。曾任广西巡抚。在粤七年,史畏民怀。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卒谥文简。工于诗文,著有《爱日堂
三卷。张慎仪撰。张氏生平见“方言别录”。卷首冠以凡例四则,述其纂辑之旨。搜辑四川方言词,以李实《蜀语》为最早,李书搜辑未为赅备,张氏遂博采旁搜,辑录四川方言词七百八十六条。隐以《尔雅》体例编次。各条之
八卷。明方大镇(生卒年不详)撰。方大镇字君静,桐城(今属安徽)人。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其父方学渐,一生潜心学问,博古通今,晚年专攻儒学,讲学于桐川。作者追述父训,及与同社诸人
六十四卷。康熙六十一年官撰。清圣祖康熙皇帝御定。本书采集古籍中成语,裁为骈偶,分类编辑而成的。每类之中,以二字,三字,四字为顺序。每条之下,又详引原书。类书全用对句的形式,始于隋朝杜公瞻的《编珠》。但
① 一卷。宋窦苹撰。窦苹,字子野,汶上(今山东汶上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作除《酒谱》外,还有《新唐书音训》。《酒谱》杂叙关于酒的故事,寥寥数条,似有脱佚。然而《宋志》也作一卷。观其书,始于酒名
一卷。清钱培名撰。其生卒年不详。钱培名是熙祚从子,官至县承。钱熙祚刻《守山阁丛书》,世称善本。钱培名又搜辑放佚以补其缺。为《小万卷楼丛书》。仅刻成十七种。其中如《越绝书》、《中鉴》、《中论》、《陆士衡
各一卷。明舒芬(详见《易问笺》)撰。舒芬阐释太极,大抵以太极图不本于易而本于河图立论。谓秋冬非肃杀之季,乃百物所胎之时;土之寄王,维夏秋之交,火烈金刚,水缓土柔,性之所以相近;火散金遒,木上水下,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