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宸垣识略

宸垣识略

十六卷。清吴长元撰。吴长元,字太初,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时为布衣食客,屡为京朝士大夫仇校秘册,就其所见,撷具精华,著《天厨杂嚼》,未授梓,改名为《名胜观光计》。乾隆三十九年(1774),大学士英廉等人,奉撰《日下旧闻考》,以朱彝尊《日下旧闻》原本,删繁补漏,成书一百二十卷。篇幅浩博,取携不便。况且此书为天禄宝章,一般人获读不易。吴长元客居京师十余年,留心掌故,经一坊巷、一梵刹,必询其所自,准备撰京师景物、游长安的续篇,正值《日下旧闻考》颁行,便依二书所辑,提纲挈领,综括其大纲,参之掇拾。上自宫府,下迄郊垌,约成此编,名《宸垣识略》,所采不出旧闻考,仅增王侯甲第、名人故宅。此编成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全书共十六卷,分天文、形势、水利、建置、大内、皇城、内城、外城、苑囿、郊垌、识余十一门,各门附总图,分图若干幅。改制巾箱本式,便于携带。所辑范围,只限京师地域,以故旧京畿各门一不采录,其部居分别。卷末识余,旧闻考的风俗杂缀,皆有关朝野故事的趣闻。此编最早的版本是乾隆五十三年(1788)池北草堂刊行本,光绪二年(1876)有新镌本,邵晋涵序,称吴长远《宸垣识略》,虽系采摭旧闻,以旧闻考而成,但其中自述闻见,为二书所无者颇不少,遂依朱彝尊原本,以官署散入城市中,不照旧闻考例,另立专门,其它增入王侯宅第,并附录会馆地址,添加地图,续辑新诗筹,皆为是书独有的条目,考古纪方,允称佳本。较原书更精祥简易。通部无可指之讹。唯其取用旧闻,不著出处。外城地域,遗漏天桥。

猜你喜欢

  • 易问笺

    一卷。明舒芬(1484-1527)撰。芬字国裳,号梓溪,江西进贤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因谏南巡,被贬谪福建,盐课司副提举。嘉靖初复职,又因争议大礼被当廷杖笞。不久又遭丧母之

  • 楝亭藏书

    十二种,六十九卷。清曹寅(详见《居常饮馔录》)编辑。丛书以编者号命名(曹寅号楝亭),十二种为:元盛熙明《法书考》、宋朱长文《琴史》、南唐史虚白《钓矶立谈》、元钟嗣成《新编录鬼簿》、宋黄大舆《梅苑》、元

  • 泰安府志

    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颜希深修,成城纂。颜希深字藩溪,广东连平人,贡生出身,乾隆十八年(1753)任泰安府知府。成城,浙江仁和人,进士出身,候选知县。泰安本为州,雍正十三年(1735)升州为泰安府

  • 秋影楼诗集

    九卷。清汪绎(?-1711年左右)撰。汪绎,字玉轮,号东山,江苏常熟人。康熙年间进士,授修撰。曾于扬州奉命校《全唐诗》。汪绎文词富赡,著有《秋影楼诗集》。该集是其弟子查慎行所刊。集中以近律为多,前有查

  • 新增集对七巧图

    见“以当一瓻”条。

  • 周易兼两

    不分卷。清倪璿撰。此书凡十篇,不分卷,卷首论三古易,第二篇论义含三义,并附录《周易本义》八论,第三篇总论二十九卦,第四篇论易律度,第五篇论易历数,第六篇为正易正法辨误,第七篇反说成艮说,第八篇论筮仪,

  • 太素脉秘诀

    二卷。旧题青城山人张太素(生卒年不详)撰,刘伯详(生卒年不详)注。张太素,大约唐代人(一说明人,不确),生平事迹不详,传为仙人。刘伯详,明代医官,事迹不详。此书又名《家传太素脉秘诀》,简称《太素脉诀》

  • 曾胡治兵语录

    十二章。近人蔡锷(1882-1916)辑。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宝庆(今湖南邵阳)人。幼家贫,被当地名士樊这锥收为免费弟子。十四岁中秀才,十六岁入长沙时务学堂。时提倡变法的谭嗣同任学堂总监,梁启

  • 骈雅训纂

    十六卷。清魏茂林撰。魏茂林字涤生,一作笛生,闽县(今福州市闽侯县)人。乾隆中,由部郎官直隶通永河道。通训诂之学,所著尚有《别雅辑证》、《国朝十七科同馆诗赋题解》。另有《覃雅广腋天部类掖》、《天部二十九

  • 东谷易翼传

    二卷。宋郑汝谐撰。汝谐,字舜举,号东谷,生卒年无考,处州(今浙江丽水)人。陈氏《直斋书录解题》谓其立朝多为善类,仕至吏部侍郎。《经义考》引《浙江通志》则云,中教官科,迁知信州,召为考功郎,累阶勋猷阁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