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宗子相集

宗子相集

十五卷。明宗臣(1525-1560)撰。宗臣,字子相,扬州兴化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历刑部主事、吏部文选司、福建参政。官至提学副使。著有《宗子相集》。宗臣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后七子”之一。其诗跌宕俊逸,颇能取法青莲,而意境未深,间伤浅俗。其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日官场丑态有所揭露,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集初刻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由门人林聘中、黄中等人校刊。凡八卷。其中,诗四卷,文四卷。前有巡按福建监察御史樊献科序。是为闽本。是集乃万历年间,由林聘中、黄中等人重新编辑、校刻,凡十五卷,篇目有所增益。此本前有欧大任撰《宗子相传》,王世贞撰《子相墓志》和《宗子相祠碑》及王世懋、张养性等人祭文。《宗子相集》尚有十二卷本,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书林郑氏云竹斋、万历四十年(1612年)范济宇均按十二卷本翻刻。此外,《宗子相集》还有明天华阁刊刻的二十五卷本存世。

猜你喜欢

  • 中国天主教传教史

    不分卷。西欧德礼贤(生卒年不详)撰。德礼贤耶稣会士,国籍未详。过去叙述天主教流传中国情况之书很多,有《圣教信证》、《道学家传》、《正教奉褒》、《天主教传行中国考》等,然而这些著作不是失之简略,即失之舛

  • 绿晓斋遗诗

    一卷。明卜舜年(约1573年前后在世),撰。舜年,字孟硕,江苏吴江人,生卒年均不详。该编前后无序跋,卷后附载有卜氏寿诗及陈时化、陆万言、陈继儒、乐元声、何三畏等人的赠诗,最后以其父节悯先生(卜梦熊)行

  • 尤溪县志

    ①十卷,清刘宗枢修,黄翼蕙纂。刘宗枢,字梅臣,号卓庵。正白旗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任尤溪知县。黄翼蕙,晋安人,儒学教谕。考尤溪县志,创修于宋庆万间邑令宋咸。再修于明嘉靖六年邑令李文兖。三修于嘉靖

  • 大学中庸演义

    廖平(1852-1932)撰。廖平原名登廷,字季平,晚号六泽,四川井研(今四川井研)人,经学家。著有《四益馆丛书》、《六译馆丛书》。平以《大学》为皇帝之学,专在治平,乃以修身为本,推修齐以比平治旧说之

  • 傅山人集

    三卷。明傅汝舟撰。傅汝舟本名舟,字虚木,号丁戊山人,一曰磊老,福建侯官人。生卒年不详。晚慕仙家服食之术,舍乡井遨游山水。人称“其诗刻意学郑善夫,喜为荒诞诡谲之语。”王世贞比之言法华作风语,凡多圣少。四

  • 古红梅阁集

    八卷。《附录》一卷。《紫藤花馆诗余》一卷。清刘履芬(1827-1880)撰。刘履芬,字彦清,号泖生,江山(今浙江金华)人,任嘉定县知县时,县中发生逼孀致死一案,总督命严勘,刘无力使冤者昭雪,三次上司陈

  • 渤海国志

    四卷。清唐晏撰。唐晏,字元素,清代满州旗人。《渤海国志》一书主要记述靺鞨族建渤海国的历史。靺鞨族在先秦时称为肃慎或息慎,汉代称挹娄,南北朝时称为勿吉,有几十个部落,隋唐时称为靺鞨,主要有两大部,黑水靺

  • 神仙通鉴

    见《列仙通记》。

  • 未斋集

    二十二卷。明顾鼎臣(1473-1540)撰。顾鼎臣,初名同,因梦而改鼎臣,字九和,号未斋,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礼部右侍郎,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

  • 周易观彖疑问

    二卷。大传章旨二卷。不著撰人名氏。前面只署“上谷手授”,不知是谁,也不详其时代。其书于六十四卦各为总说《大传》章旨,于各章也总为疏解,都没有什么奥义。《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