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孟子音义

孟子音义

① 二卷。宋孙奭(962-1033)撰。孙奭字宗古,北宋经学家,博州博平(今山东荏平西)人。端拱二年(989年)九经及第,事太宗、真宗、仁宗三朝,曾任国子监直讲等职。师从王彻学习五经。彻死,其门人皆从奭问难。曾受诏与邢昺等校定《周礼》、《仪礼》、《公羊春秋传》、《穀梁春秋传》、《孝经》、《论语》、《尔雅义疏》,博通经学,释经有创见,传道授业,深受世人推崇,被尊为“惇儒”。传世除《孟子音义》外,尚有《孟子正义》十四卷,题为孙奭疏,实为南宋人伪托。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于十二经皆有音义,并兼及《老子》、《庄子》,唯独《孟子》无音义。孙奭奉诏校定赵岐《孟子章句》(或称《孟子注》),刊正唐张镒《孟子音义》及丁公著《孟子手音》二书,并参考陆善经《孟子注》,撰成此书。该书以赵岐《孟子章句》为底本,可与世传单行本《孟子章句》参证,并可证《孟子正义》之伪。传世的《孟子音义》版本有:清初影宋抄本(北京馆藏)、清康熙间《通志堂经解》本(复旦大学藏本有清丁士涵校)、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许瀚刻本(北京馆藏本有王国维校并跋)、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湖南师大等藏),另《四库全书》内抄录《孟子注疏》(即《孟子正义》,伪托孙奭疏)十四卷,《音义序》一卷、《题辞解》一卷、《原目》一卷,题汉赵岐注,宋孙奭音义并疏,这是传世的合刻本。② 一卷。唐张镒(?-783)撰。镒字季权,一字公度,苏州人。官至中书侍郎平章事、凤翔陇右节度使,赠太子太傅,唐经学家。著有《三礼图》等。《新唐书·艺文志》有张镒的《孟子音义》三卷。《旧唐书》虽未载但传中有,且卷数相同。《宋史·艺文志》载《孟子音义》三卷,张镒撰,此书佚于宋后,唯孙奭《孟子音义》收之。其“孟子题辞”一条,并见于《正义》。马国翰辑成一卷半近百条。朱氏《经义考》有“子哙燕易王子”一条,而孙氏《音义》没有,当系误收。孙奭《正义》序中,讥其徒分章句,漏略颇多。该书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猜你喜欢

  • 胜饮编

    一卷。清郎廷极(1663-1715)撰。郎廷极字紫衡、又字紫垣,号北轩,汉军镶黄旗广宁(今辽宁北镇)人,是山东巡抚郎永清之子,自幼聪颖,十九岁时开始步入宦途,初任江苏江宁府同知,1705年授江西巡抚,

  • 洛如诗钞

    六卷。清朱彝尊(1629-1709)选录,陆奎勋(1663-1738)编次。彝尊字锡鬯,号竹坨,又号舫,晚称小长庐钓鱼师,秀水(今属浙江)人。少致力古学,博极群书,客游南北以收剔金石。明清易代之际,曾

  • 金雀记传奇

    二卷。明无心子撰。无心子姓名、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清高奕《传奇品》、黄文旸《曲海》目、无名氏《传奇汇考》均著录此剧,俱题明无名氏撰。按今传刊本,第三十出完聚,收场诗有“无心子燕市重编”之语。则无心子当为

  • 禹贡郑注略例

    一卷。清何秋涛(1824-1862年)撰。何秋涛字愿船,福建光泽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官刑部主事。何秋涛曾主讲保定莲池书院,其主要著作有《朔方备乘》、《王会篇笺释》、《校正元圣武亲征录》、

  • 论语太史氏集解

    梁太史叔明撰。清马国翰辑。叔明,吴兴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吴太史慈后人。少善庄老,兼通《论语》、《礼记》,尤精三玄。每讲说,听者常约五百人。先为国子助教,邵陵王纶喜好其学,出官江州时携叔明前往,叔明在

  • 孝经释疑

    一卷。明孙本撰。孙本字初阳,钱塘(今属浙江)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著述有《孝经释疑》一卷,《古文孝经说》一卷。是书为问答体,一疑一释,以阐发其义,凡十八条,所见多当。本经引《尚书》一处,引《诗》十处,

  • 武林往哲遗著

    两编,六十六种。清丁丙(详见《武林掌故丛编》)编。是书收唐至明代著作,前编五十六种,后编十种。唐人著作有褚亮《褚亮集》一卷、褚遂良《褚遂良集》一卷、郑巢《郑巢诗集》一卷。其余为宋元明人著作。所收书除少

  • 七经义纲

    ① 一卷。题樊深(生卒年不详)撰。王谟(详见《圣证论》条)辑。樊深字文深,河东猗氏(今属山西省安泽县东南)人,后周著名的经学家。据《北史·樊深传》记载:“魏永安中,随军征讨,以功累迁中散大夫。”孝武西

  • 直道编

    八卷。明陈怡编。陈怡,吴县(今属江苏)人,生平仕履不详。其祖父陈祚,字永锡,永乐进士,授河南布政司参议,因事落职。洪熙初年,起为监察御史,终于福建按察司佥事。陈祚在诸官任内,很有清直之声。为旌扬其祖的

  • 洞灵真经

    见《亢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