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孔注论语

孔注论语

一卷。汉孔安国注,清龙璋辑。孔注论语,《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都未著录。只有《家语》载汉孔安国撰《古论语训》二十一篇。后世刘台拱、陈鳣、臧镛堂都疑此书为伪作。至沈涛编纂《辨伪》一书,列举五证,颇为精核。但其所见,大抵出自何晏《集解》。孔安国《论语叙录》,言又有古论语。章句烦省,与鲁论没有什么差别。只是篇目上分《子张》为二篇,因而该书有二十一篇。这表明隋并未曾以孔注论语为伪,只是其书早已亡佚,不曾流传。今从原书所训来看,本来就不能认为它是伪书。汉代学官,齐论、鲁论、古论,三家并立,兼采异说。该书有民国攸县龙氏铅印《小学搜佚》本。

猜你喜欢

  • 唐六典

    三十卷,唐玄宗御撰,李林甫奉敕注。开元十年(722),中书舍人陆坚奉诏撰修《六典》,唐玄宗手写白麻纸六条,为理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令以类相从,由丽正修书院总其事。开元十三年,丽正院改名集

  • 官爵志

    三卷。明徐石麒(1578-1645)撰。徐石麒,初名文治,字宝摩,号虞求,浙江嘉兴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任工部营缮司主事,因限制魏忠贤违法需索,而遭诬陷,削籍为民。崇祯初起为南京礼部主事,累迁

  • 蓉山集

    十六卷。明董燧撰。生卒年不详。董燧字兆时,号蓉山。临川(今江西)人。嘉靖十年(1531年)举人。官至南京刑部郎中。燧少从王艮、聂豹讲良知之学。此集自首卷至六卷皆其问答会语,七卷至十卷为诗,十一卷至十六

  • 东莱易说

    二卷。南宋吕乔年撰。吕乔年,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字巽伯。吕祖俭之子,吕祖谦之侄。议论刚正不阿,能守家学,为东莱学派传人。此书旧本题宋吕祖谦撰。朱彝尊《经义考》亦列其名。但四库馆臣考定其文实际上是吕乔

  • 因明子

    无卷数。明张恒(生卒年不详)撰。张恒字伯常,一字明初,万历八年(1580)进士。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初历守建昌,因片言折狱,人称张半升,后累迁江西参议、右参政、太常寺少卿等职,以母老乞归。著有《

  • 绝妙好词笺

    七卷。清查为仁(1693-1749)等撰。查为仁字心谷,号莲坡居士,宛平(今北京丰台)人。康熙举人,因被讦得罪下狱,八年始释。发愤读书,居天津水西庄,筑板屋称花影庵,藏书万卷,往来名士甚多。有《蔗塘未

  • 订讹杂录

    十卷。清胡鸣玉撰。鸣玉字廷佩,号吟鸥,江南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县)人。贡生,乾隆元年(1736年)荐举博学鸿词。是编旨在订正文字写法与读音谬误,性质近于《匡谬正俗》,考证常见文字写法与读音谬误,分条辨析

  • 徐子

    一卷。周徐氏撰,清马国翰辑。徐氏佚名,宋外黄(今河南杞县东)人。一说为孟子弟子。今考《汉书》人表,徐子在孟子之前,且百战百胜之术,当时孟子见梁惠王谓东败于齐长子死焉之事,则非孟子弟子明矣。《汉书·艺文

  • 攀古小庐杂著

    十二卷。清许瀚撰。此书为作者的札记,其中《经传说》三卷,附杂考;《小学说》二卷;《金石说》五卷,附考三篇;题跋二卷,附书后三篇。全书于经传考证、金石之论有一定参考作用。版本不详。

  • 童温处公遗书

    六卷。清童兆蓉(1848-1905)撰。童兆蓉字绍甫,号芙初。湖南宁乡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官至浙江温处兵备道。童氏久宦陕西,晚始改任浙江,为人忠亮明达,勤政爱民。举凡兴学、劝业、听讼、救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