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姓源珠玑

姓源珠玑

六卷。明杨信民(生卒年不详)撰。杨信民江阴人(今属江苏省)人,永乐中任日照县知县。本书以《洪武王韵》为序,分别排列诸姓。各系古之名人于姓下。分为八十一类。各以四字标题,别为编目于卷首。书与录绝不相符。其体例也非常烦琐。其中舛误之处也极多,而且浅陋之极。如梁姓列梁武帝、梁简文帝。黄姓列黄帝。舜姓列舜。唐姓列唐高祖、唐明皇、唐文宗。宋姓列宋明帝、宋武宗、宋徽宗、宋山阴公主。如此明显错误。而杨姓首列杨雄,次列一名曰扬州鹤,注曰,尝有四客,各言志。一愿为扬州刺史。一愿有钱十万。一愿骑鹤上升。一言愿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则殆于戏具矣。书前有宣德七年王直序,称太宗在位时,修《永乐大典》,征天下文学之士集馆阁,信民与焉。当时所用之人如是,宜二万余卷之书皆割裂庞杂,纷如乱丝也。考明史列传,宣德中有杨信民,浙江新昌人。也和王直同时。但和本书撰者并非一人。

猜你喜欢

  • 汪氏学行记

    六卷。清汪喜荀撰。喜荀字孟慈,原名喜孙,嘉庆十二年(1807年)举人。官至河南怀庆府知府。喜荀高祖为镐京,曾祖良津,河南县志有传。祖父一元,曾旌表为孝子。父汪中,清史有传。喜荀称述先世懿德,编集名公先

  • 韶州府志

    ①十八卷,清唐宗尧修,秦嗣美纂。唐宗尧,满洲镶黄旗人,康熙二十二年(1683)由宝庆丞晋韶阳郡守。旧志始于明嘉靖间符锡创修。旧志宋以前已无考,唯元王方贵、方玭二书,但略而不详,散而不统。此志郡守唐中尧

  • 筠连县志

    十六卷,清程熙春修,文尔炘纂。程熙春,曾任筠连县知县。文尔炘,举人。筠连县,有志始于康熙年间,为县令丁林声所修。雍正年间县令陈善纲、乾隆年间县令王凯亭先后重修,然仅为抄本,为付梓刊行,至是始增辑付梓。

  • 列朝诗集

    八十一卷。清钱谦益(1586-1664)编。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后自称牧翁、蒙叟、绛云老人等。常熟(今江苏常熟市)人。钱谦益于天启初年就有志于仿效元好问编《中州集》的做法。一度着手编次明代的《列朝

  • 书疑

    九卷。宋王柏(1197~1274)撰。柏字会之,自号长啸,后改鲁斋,谥文宪。婺州金华(今属浙江省)人。宋代著名经学家。平生不仕,以教授、著述终其身。从学者甚众,曾受聘在丽泽、上蔡两书院为师。死后追赠承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二百卷。南宋李心传(1167-1244)撰。心传字微之,一字伯微,号秀岩。隆州井研(今属四川)人。南宋史学家。庆元元年(1195)乡试未中,不再应举,发奋著述。理宋宝庆年间,赐进士出身,以著作佐郎领史

  • 谈纂

    二卷。明都穆(约1514年前后在世)撰。都穆,字元敬,吴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官至礼部主客司郎中。穆好学不倦,著述颇丰,有《谈纂》二卷、《壬午功臣爵赏录》、《听雨纪谈》一卷等多部。《谈纂》一书杂记元明以

  • 熙朝雅颂集

    一百三十四卷。清铁保(1752-1824)等纂辑。铁保,字治亭,一字梅庵,先世姓觉罗氏,改栋鄂氏,满洲正黄旗人。乾隆进士,官至两江总督、吏部尚书。工书法。集满人诗文,编《白山诗介》。著有《惟清斋集》。

  • 明辨类函

    一名《詹氏小辨》,六十四卷。明詹景凤(详见《画苑补益》条)撰。《明史·艺文志》和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均题为《詹氏小辨》。而世所传崇祯五年(1632年)刊本,实为《明辨类函》,盖以后又改名者。此书六十四

  • 粤草

    十卷。《蜀草》七卷。明郭子章(约1585年前后在世,生卒不详)撰。子章,字相奎,号青螺,又自号衣生。江西泰和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历官广东潮州知府等。因平扬应在叛有功,官进太子少保、兵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