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通志
十八卷。清杨庆(详见《古韵叶音》)撰。本书成于康熙八年(1669),前十六卷主要记载历代孔府制度,包括年表、世家、列传等等,大抵掇拾旧文,无所考订;第十七卷《理斋说要》、十八卷《理斋节要》,为杨庆讲学书稿,其间或有心得体会。有清康熙刻本(现藏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韩城县文化馆)。
十八卷。清杨庆(详见《古韵叶音》)撰。本书成于康熙八年(1669),前十六卷主要记载历代孔府制度,包括年表、世家、列传等等,大抵掇拾旧文,无所考订;第十七卷《理斋说要》、十八卷《理斋节要》,为杨庆讲学书稿,其间或有心得体会。有清康熙刻本(现藏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韩城县文化馆)。
十九卷。清万斯大(1637-1683)撰。万斯大字充宗,号跛翁,学者称褐夫先生。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是黄宗羲誉之为“浙东门风之雄,莫过万氏”的万泰第六子,万斯同之兄。沉酣经学,穷日夜、忘寝食者十余年
二十六卷,清陈朝义纂修。陈朝义,乾隆年间任长汀县知县。康熙五十七年(1718)邑令张文伟曾纂修邑志一部。陈朝义任县令后,以康熙张志为底本,参以省志郡志,又广加搜采,辑成此书。乾隆四十七年(1782)刻
三卷。清赵晋臣(?-1928)撰。赵晋臣,字乃唐,奉天怀德(今吉林公主岭市)人。光绪戊子(1888)年举人,官至礼部郎中。辛亥革命后,弃官归里,隐居田园,虽屡有征聘,皆坚辞不就。赵晋臣家学渊源,其父赵
六卷。《乙集》八卷。清张鉴(1768-1850)撰。张鉴,字春治,号秋水,浙江乌程(今吴兴)人。嘉庆九年(1804)副贡,官武义教谕。肆业诂经,于经史及地理、水利、乐律、步算六书、音韵、篆隶、金石,莫
一卷。不著撰人。《金刚经》全称是《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早由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2)译出。以后出现多种译本,主要有唐玄奘、义净译本等。此经以一实相之理为体,以
一百卷。清庆桂撰。庆桂,姓章佳氏,字树斋,满洲镶黄旗人。纳赀授员外郎,熟悉边情,两授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嘉庆间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是书卷一至卷六为训谕、卷七至卷五十为典礼、内分细目为盛典(七卷至二十二卷
二卷。清陆瞻云撰。陆瞻云,生卒年不详,字蘅矶,浙江海盐人,康熙十四年(1675)进士陆萤卿之长女,举人沈麟振之妻。清代文学家。在世八十一年。另著有《周易注》。此书有嘉庆二十四年(1819)刊本。是其子
一卷。明刘寅撰。刘寅所注兵书皆名曰《直解》,《尉缭子直解》、《黄石公三略直解》有著录。刘氏注此书缘起,其自序云:“是书言辞古简而义深,中间又有阙文误字,儒家多不经意,学者由是不得其说,今姑为之《直解》
八卷。明李云翔(生卒年不详)编。李云翔,字为霖,江都(今江苏省江都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成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取坊本《诸子汇函》割裂其文,分为二十六类,其杜撰之诸子名目,则一仍其旧。古今
二卷。明姚子翼(约1628年前后在世)撰。子翼字襄侯,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生平不详。此剧清支丰宜《曲目表》著录,其它各家书录无记载。今此本二卷,二十二出,剧演赵襄事。赵襄浑名遍地锦,幼失双亲,与老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