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卷。明范景文(1587-1644)撰。范景文,字梦章、质公,号思仁,河间吴桥(今河北吴桥)人。万历进士,授东昌推官,迁吏部主事。历任太常少卿、右佥都御史、河南巡抚、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李自成陷北京
一卷。明李豫亨(详见《推篷寤语》条)撰。李豫亨于卷首言:“有生所必资者有三事:寒欲衣,饥欲食,蔽风雨欲居,此通古今无贵贱一也。上古崇质任朴,民生易足,及其后古意寝亡。情动于欲,而泰侈生焉。于是始舍其本
一卷,附记疑一卷。宋朱熹(敬称朱子)撰。是书以斥当代诸儒杂于佛老之学。共有苏轼《易传》十九条,苏辙《老子解》十四条,张九成《中庸解》五十二条,吕希哲《大学解》四条,皆摘录原文,各为驳正于下。末有乾道二
①三卷,明莫震修,孙允恭纂。莫震,字震威,吴江县人,正统六年(1441)进士,官嘉鱼知县,后升福建正平府同知。县志于明洪武、永乐中奉文修纂,图志期限紧迫,难免遗漏。正统元年(1436),教谕卢陵、刘池
四十卷。清郑士范(详见《春秋传注约编》)撰。士范喜讲程朱之学,早年读《朱子四书章句集注》、《朱子或问》,参之《语类》、《文集》,撰《朱子约编》一书。及读明《永乐四书章句大全》,病其于朱注下双行小注繁芜
不分卷。清代王敬之(生卒年不详)撰。王敬之为清代学者王念孙之子,著有《王敬之全书》。此书是作者七十岁至七十九岁间,每年完成一册,共九年而成,即为1855年成书。此书按年分册,体例不一,主要内容为诗文考
一卷。明代顾孟容撰。顾孟容,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其所著《冠谱》统载历代冠制。如孔子制司寇冠、杏坛冠、燕居冠;颜闵、冉仲制德行冠;曾子制进礼冠;子思制思美冠;孟子制缁布冠等,均不
二卷。清张祖廉辑,祖廉字彦云,清末浙江嘉善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先是张氏与吴昌授相约搜龚自珍轶事,后吴氏年谱所未备。书中所记多不能考其确切年月,故称外记,可与吴谱参看。此书有1920年张氏排印《镜娟楼
一卷,附望云楼稿一卷。明徐如珂编撰。天启年间,明朝国力尽付辽东战事,国内空虚,流寇四起。天启元年(1621),如珂备兵川东,正值土司奢崇明父子作乱,遂派秦良玉等率兵镇压。该书即为如珂、良玉等人所作传记
十卷。《拾遗》一卷。元贡师泰(1298-1362)撰。师泰,字泰甫,号玩斋。宣城(今属安徽)人。以国子生中江浙乡试,除泰和州判官。历官礼部尚书、平江路总管、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户部尚书等职。曾经浙右余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