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夏小正音义

夏小正音义

不分卷。作者姓名未著。书为二册,前序未记年月,后有何焯康熙五十六(1717)之跋,其语意似作者为其熟知者,然游词闪烁终未能道出为何人也。检阅全书,屡见庄述祖之案语,案庄述祖,著有《明堂阴阳夏小正经传考释》,此书既采其说,则作书时间自在其后。据《清史列传》载,庄述祖卒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六十七,推其生年,当在乾隆十五年(1750),而跋称康熙,则其为伪托明矣。再看注文,与庄书中文句音义大体相近,其最明显者,为书中有的注解,庄氏自以为是发明,而后人则以为是曲解,如“纳卵蒜”释为“纳民算各条”,此书亦依之,最为雷同。考庄著嘉庆十九年(1814)自序,略言:“嘉庆十四年(1809)之冬,始以所录《夏时明堂阴阳经》,及《夏小正诸本异同》,并所为《说义》,先刻卷。他若《夏小正音读考》四卷,《夏小正等例》一卷《注补小正等例》附卷,《夏时杂议》卷,皆未卒业,以纂集古文甲乙篇,中辍。今遭大故,草木余生,仅留残喘,恐旦暮填沟壑,乃取所未刻各种,更加芟并,益以近日所见,与前所刻三卷往往多不合者。然今之所见,未必尽是,昔之所见,未必尽非。即一人之管窥蠡测,犹复岐出不伦如此,况敢质诸人,而自信以为必然者耶?言之不文,略举前后之所以不相顾者,以示儿曹”。可见庄著屡易其稿,最后才成定本,此书所标音义,既与庄著同,则其为庄氏初稿无疑。至于其与刻本有详略,体例不同,盖经后来修改而成。此抄本简明易解,有优于刻本之处,如“农率均田”,不以均释泉,而从旧说等类。是书有抄本。

猜你喜欢

  • 济南先生师友谈记

    见《师友谈记》。

  • 伤寒论直解

    六卷。清张锡驹(生卒年不详)撰。张锡驹字令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出身于医学世家,其父张大章,欲著书而未成,命锡驹继承其志而著书。张氏从师于张卿子,对《伤寒论》颇有研究。当时同郡张志聪、高世栻等聚众

  • 西使记地理考证

    一卷。清丁谦(1843-1919)撰。丁谦,近代地理学家,字益甫,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清末举人,曾任象山县教谕,撰有《蓬莱轩地理学丛书》。元初,常德奉使西觐。《西使记》即记常德游历经过,作者为山西

  • 广雅补疏

    四卷。近人王树楠撰。王树楠,清直隶新城(今河北新城县)人,入民国尚存。是书颇能补王念孙氏《广雅疏证》所未备,如《释诂》“聆、听、自、言、仍,从也。”王念孙仅释“聆”、“仍”二字,而“听”、“自”、“言

  • 火器图

    一卷。明顾斌撰。顾斌字质夫,晋江(今属福建泉州)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三十七年(1609)举人,官广东信宜县知县,调蜀府左长史。此书所言为军中火攻之具,其制甚详。《四库提要》谓“大抵斌以意造之”。又云如

  • 闲家类纂

    二卷。清彭绍谦(生卒年不详)撰。彭绍谦字济光,长州(今云南嵩明县)人。乾隆丁卯年(1747)举人,官至曹州府桃源同知。《闲家类纂》是彭绍谦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编辑治家格言,分为十类。一、敦伦,二、培本

  • 孝经集灵

    一卷。明朱鸿撰。朱鸿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是书卷首有虞淳熙序及朱鸿自序。书中征引故事,采经史百家,凡二百三十一条,又附录二十八条载辽、金、元以至外域释道二家所记。其关于《孝经》典实,搜采略备。朱

  • 司牧马经痊骥通元论

    六卷。元卞管勾(生卒年不详)撰。旧本题《东原兽医卞管勾集注》。又名《元卞管勾集》、《痊骥通玄论》、《痊骥通玄经》、《马经通玄方论》。管勾是官名,生平不可考。只知是东原地区(今山东省汶上、宁阳等地)人。

  • 常州府志续集

    八卷。明张恺纂修。张恺,字元之,锡山(今无锡县)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任兵部主事、刑部主事、顺德府通判、东平知州、福建都转运使。著有《碧山吟社记》等。郡志始于宋教授邹补之,太守史能之续修

  • 刘向五经通义

    一卷。清洪颐煊(1765-1833)辑。颐煊字旌贤,号筠轩,晚号倦舫老人,洪震煊兄,浙江临海人,经学家。嘉庆辛酉(1801)拔贡。少时刻志力学,一生勤研经史。嘉庆时客孙星衍粮道署,读平津馆藏碑;阮元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