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夏小正校正

夏小正校正

二卷。清孙星衍(详见《尚书今古文注疏》辞条)撰。书首有自序,略言:“夏时古书,存者惟《尚书·禹贡》、《甘誓》及《山海经》,(今晋梅赜所造《五子之歌》《允征》,后刘炫所造《连山》,皆不足征)。孔子欲行夏时,又曰吾得夏时,其书有《夏小正》在《大戴礼记》中,蔡邕《明堂月令论》云:‘《戴礼夏小正》传曰:阴阳生物之候,今本误作后,王事之次,则夏之《月令》,如所云,则《夏小正》,宜与《明堂》、《月令》,同在礼家’大戴之记,述而不作,传文古质,宜有所受,出于先秦孔子之徒,而不可考。隋时得《夏小正》专行本,见于《经籍志》,诚如傅崧卿言,隋重赏以求逸书,进书者离析篇目为此。传本今刊在《通志堂经解》中,崧卿序称所见有关浍本,有集贤《大戴礼》版本;今本有明沈泰校《大戴礼》刊本,前有宋韩元吉序,与傅引集贤本无异;但传本加时于月,离传于经,则将增其本文,沈本以经系传,又有脱字,关浍本往往错简,《玉海》所载经文,亦有脱误;近世有《五礼通考》,卢氏见曾、毕氏沅刊本;而庄大令述祖,于此学尤深,为《夏小正说义》及《音义》,因合诸家异文,校刊此本,升经抵格,以传低行,不增不漏,参求其是,以贻学者”。末题“嘉庆三年(1798)青龙在戊午,斗初昏建丁之节,序于兖郡,分巡使者署中,阳湖孙星衍撰”。是书卷上自“正月启蛰”至“六月鹰始挚”传,卷下自“七月秀灌苇”至“十二月陨麋角”传,后列《经文正字音义》(末有跋,谓文字之误始于正书)及《夏小正》傅崧卿本,并序《玉海》本《夏小正》经文。案《夏小正》,《大戴礼记》三十九篇之一,文字古质,所记气候合于中原,断非汉以后人所能造。是书合宋以后诸本相校,务求其是。所注皆与所见本与集贤本异者,如此本经文“初岁祭耒始用畅”,诸本“始用畅也”,皆为传文,是书则为经文,而改“其用初云尔”在“畅也者终岁之用祭也”上,并注明今从集贤本,而以“始用畅”为经文。汪氏《大戴礼记补注》本,亦以“始用畅”为经而多一“也”字,以孙氏注考之,则集贤本沈本均有“也”字,傅本无,黄氏《分笺》则仍列“始用畅也”文于传。孙氏参校诸本,明辨是非,颇具苦心。王聘珍《大戴礼解诂》,则专从旧本,而不信武英殿校本及类书本。就其书细核,则旧本可从者正多,可不用武英殿校本及类书本,是从集贤本颇多,似即旧本。是书有嘉庆三年(1798)刻本,《岱南阁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周易经典证略

    十卷。清何其杰撰,何其杰字俊卿,山阳人,同治甲子(1864)举人,官至内阁中书。据此书凡例:“纯以他经解此经。或籍证子史诸集,皆与易义词异而义同者,或时有采辑解易各家注释,则列入夹注中。”故凡经史子集

  • 广平县志

    五卷。明陈棐纂修,王一龙增修。陈棐,湖北江夏(今武汉武昌)人,历官广平县知县、南京户部主事。王一龙,河南辉县人,曾任广平县知县。陈棐任广平知县时,创修县志,三月成书。万历三十六年王一龙任知县后,又补续

  • 学古堂日记·周易二种

    无卷数。清顾树声、许克勤撰。学古堂为苏州书院名,刊有学古堂日记若干卷。此周易一种即载其中。其一为顾树声撰。顾树声字九皋,元和人。日记只十则,其说以郑氏为宗,但支离破碎、谬误之处不少。如解“直方大”时,

  • 沙河县志

    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杜灏纂修。杜灏,字拙初,江苏无锡人,乾隆举人,乾隆十九年(1754)任沙河县令后,看到沙河旧志有很多疏漏谬误处,遂设局重新纂辑。杜灏为纂志书,亲自采访,并参考《十七史》、《通鉴

  •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见《先醒斋广笔记》。

  • 螺江日记

    八卷。清张文梵(详见《大学偶言》)撰。是编杂记经史,提解疑义。文梵师出毛奇龄,《尚书》笃信古文,《大学》遵用古本,皆守奇龄之说。论述广博,能言善考,但也往往存在失证之处。如论汉武帝元狩年间造银锡称白金

  • 热河志

    一百二十卷。清和珅、梁国治纂修。和珅(1714-1799),字致斋,姓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生员出身。乾隆三十四年(1769)袭轻车都尉世职,授三等侍卫,受高宗赏识。四十一年(1776)授户部侍郎,

  • 永春州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郑一崧修,颜铸等纂。郑一崧,乾隆末年任永春州知州。永春州志可考者始于明万历四年。其后曾数修。郑一崧任县令后,以旧志多有不足处,又设局重纂,终成此书。乾隆五十二年(1787)刻印。共十

  • 顾氏家集

    八种,二十一卷,附录二卷。顾燮光(1875-1949)编。顾燮光字鼎梅,浙江绍兴人。清光绪年间廪贡生。善书画,尤好金石碑版之学,著有金石著作数种及《非儒非侠使斋诗文集》。是编为顾燮光汇集自曾祖及兄四代

  • 程朱阙里志

    八卷。明赵滂编。赵滂,歙县(今属安徽)人,生卒及仕履不详。该书主要记载宋代学者程颢、程熙兄弟和朱熹的情况。之所以合为一编,是因为朱熹是徽州婺源(别称新安)人,而二程之墓也在此地。书中分为七门,按门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