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壁沼集

壁沼集

四卷。胡元玉撰。胡元玉字子瑞,生卒年不详,湖南湘潭人。据清光绪十七年(1891)刊印的胡元玉《镜珠斋汇刻》本来看,胡元玉是清末颇有名气的学者。曾授贡生,官教谕。其父胡锡燕传授广东番禺县经学家陈澧之学,胡元玉又是经学家王闿运的外甥,所以胡元玉在治经学方面,不主一家之说,往往取诸家之长,精思独辟。《壁沼集》是以学官所居而命名。首有胡元玉自序,叙述该书删削的情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所收录于书的仅原来的十分之一。胡元玉治经以训诂考据见长,于诸家之说,态度审慎,或申旧义,或抒新得。引经据典,精深宏博,不作主观臆断。如辨《诗序》一节,不仅对《毛诗序》的作者详加考辨,从子夏作《大序》到谢曼卿训《毛诗》一一加以考订。而且对名《序》有关字、义也予以训诂、考证。如“因作《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认为“善”字是“义”字传写之讹,且属上读。《隋志》上就记载了雷次宗撰有《毛诗序义》二卷。又如解“哀而不伤”,据东汉末经学家高(诱)注《吕氏春秋》:“‘哀’,‘爱’”也,‘哀’之训‘爱’,犹‘怜’之训‘爱’(见《尔雅释诂》),《序》称哀窈窕,思贤才,忧在进贤,不淫其色。贤才即指淑女。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即谓寤寐求此窈窕之淑女。哀窈窕,思贤才,即谓求之不得,而辗转反侧以思之。无伤善之心……而圣人既专以此二语为《关雎》之意。”胡元玉这种解释仍属曲解,然比之理学家朱熹附会为文王配后妃等封建道德说教却大大进了一步。有光绪十五年(1889)刊本。

猜你喜欢

  • 常州先哲遗书

    二集,七十四种,七百四十四卷。清盛宣怀(1844-1916)编。盛宣怀字杏荪,号愚斋,江苏武进人。官至邮传部尚书,家富藏书。常州一带学术,历史上便有盛名,到清代独标常州学派,著述极丰,后经战火,多有散

  • 建始县志

    四卷,清袁景晖修。袁景晖,字龙溪,河南光山人,举人,官建始知县。县志明以前无可考。康熙初知县吴李芳创修县志,粗备修举。二十四年(1685)知县武令模续修,草创成篇,采择不精不详。四十三年(1707)知

  • 农家谚

    一卷。汉崔寔(?-170)撰。崔寔,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涿郡安平(在今河北安平县)人,官至尚书。著有《政论》、《四民月令》、《农家谚》等。《农家谚》收录各种农家谚语二十六条,大部分都是古时谚语。少

  • 四书笺疑疏证

    八卷。清徐天璋注解,其子徐浚仁疏证。天璋字睿川,江苏泰州(今江苏泰州)人。书首有天璋自序,认为朱子集注不免仍有疑义,既有疑,则必确求古训,确证他经而又涵咏本文,揆厥情理,揣度时事,笔于笺,此笺疑所作也

  • 周松霭先生遗书

    九种,三十五卷。清周春(详见《中文孝经》)撰。此书为周春著作另刻本,较《松霭初刻》六种多收三种,有《十三经音略》十二卷附录二卷、《小学余论》二卷、《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八卷,均为音韵等著作。其余六种,

  • 禺峡山志

    四卷。清孙绳祖撰。孙绳祖,字澹翁,沈阳人。禺峡山,又名二禺山、中宿山。山源发衡庾,脉连留石。襟曹溪而负二罗、七十二峰,延漫磅礴。其距清远县三十里,两山穹窿,相互对峙,束浈湟诸水而赴海,故曰峡。茅君内传

  • 和靖集

    八卷。宋尹焞(1061-1132)撰。尹焞字彦明,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尹源之孙,少从程颐学。曾应试举人,发策有“诛元祐诸臣议”,焞不对而出,终身不就举。靖康初(1126),因仲师道荐,召至,又恳辞还

  • 诸经纬遗

    一卷。清刘学宠辑。刘学宠,生平事迹不详。《诸经纬遗》全取之于元末明初的陶九成(守仪)《说郛·卷五》一书,共收四十篇:《易川灵图》《易通卦验》《尚书璇玑钤》《尚书帝命朝》《尚书考灵耀》《尚书中候》《诗含

  • 铁围山丛谈

    六卷。宋蔡绦(?-1126)撰。蔡绦字约之,自号百衲居士,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蔡京之季子,官至徽猷阁待制。蔡京败,受其父牵累,被流放到郁林博白(今广西博白),曾住境内铁围山,此书乃是时所作,故以

  • 楚荆公安县志略

    二卷,清孙锡蕃纂修。孙锡蕃,字棐臣,号复庵,湖北黄冈县人,贡生,顺治十五年任公安县训导,升直隶遵化知县。公安县志,自嘉靖二十二年(1543)知县魏奇依据成化间梁善《公安县志》,增补重刊后,万历间邑人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