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秘典一隅解
一卷。清张沭(详见《周易疏略》)撰,张煓注。煓乃沐之子,仕履不详。秘典者沭之书,一隅解者煓之注。此书前有序文,列汤斌、毛奇龄书二首。全文所立观点,实为姚江“良知”论。认为世上万物的变迁在于其内在的神灵。闻见的本能来源于月,神灵的智慧来源于日,寒暑季节变化来源于星,肌颅病痛来源于辰,其最终皆来自神灵。端之注乃沿其父说,认为古代圣君,蔽目塞耳,敛手立足,深居宫内,可国家却长治久安,靠的就是神灵,甚为唯心。
一卷。清张沭(详见《周易疏略》)撰,张煓注。煓乃沐之子,仕履不详。秘典者沭之书,一隅解者煓之注。此书前有序文,列汤斌、毛奇龄书二首。全文所立观点,实为姚江“良知”论。认为世上万物的变迁在于其内在的神灵。闻见的本能来源于月,神灵的智慧来源于日,寒暑季节变化来源于星,肌颅病痛来源于辰,其最终皆来自神灵。端之注乃沿其父说,认为古代圣君,蔽目塞耳,敛手立足,深居宫内,可国家却长治久安,靠的就是神灵,甚为唯心。
①二十四卷。清甘定遇纂修。甘定遇,字见龙,一字跃津,江西奉新人,官枣阳知县。县志可考者,宋淳熙中教授章颖始纂《春陵图经》,明正统中,盛祥复纂《春陵志》,清康熙初知县刘嗣煦又修县志。虽代有成书,现俱不传
三卷。清戴芬、戴福谦(1808-1840)、戴莼三兄弟合著。戴芬,字骏伯,号清来,德清(今浙江省德清县)人,生卒年不详。诸生。年仅26岁而卒。著有《重荫楼诗集》。戴福谦,一名芳,字贻仲,号琴庄,道光丁
十二卷。清陈尔延修,王崧翰纂。陈尔延字杏村,安徽合肥人,贡生出身,光绪十七年(1891)任平度知州。王崧翰,平度州人,历任定兴县知县。光绪十七年,山东通志局谋纂通志,颁发举要十二条,令各县采辑史料,以
十卷、续十卷。清吴德旋(1767-1840)撰。德旋字仲伦,江苏宜兴人。诸生,著《初月楼集》。本书乃广读宋、明代先人小说,杂录纂辑而成。版本有民国上海文明书局石印《清代笔记丛刊》本,民国上海进步书局石
二卷。明徐宗夔所编李梦阳、李三才二人的奏议。徐宗夔,字效虞,苏州人。李梦阳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以风节振一世。李三才则结纳东林,在当时也颇孚重望。因二人同出于关中,故徐宗夔选编二人的奏议合刻之。书末附有
八卷,首一卷,清李约修,皇甫如森纂。李约,平定人,曾任慈利县知县。皇甫如森,邑人,拔贡。慈利置县始于秦,始曰慈姑,隋改慈利,迄无更易。县志自明以来,除万历元年(1573)陈光前志外,佚无传。清康熙年间
七十六卷。清陈立(1809-1869)撰。陈立字卓人,号默斋,江苏句容人,清代著名学者、今文经学家。道光二十一年(1841)进士,二十四年补应殿试,迁翰林院庶吉士,改刑部主事,升郎中,累官云南曲靖府知
一卷。清周象明撰。周象明(1634-1691)字韦庵,号悬著,太仓(今属江苏)人。康熙十一年(1672)举人,不仕,授徒以终。尚著《七经同异考》、《性理发微》、《事迹考辨》。是编辑录称谓之辞,一一考证
二卷。清孙文川葺述,陈作霖编纂。孙文川,字伯澄。著有《读书斋诗集》十卷,多记咸同兵兴故闻,被誉为诗史。陈作霖,字伯雨,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人。平生留心金陵掌故,著有《金陵通传通纪》等书。六朝以来,佛教
见《钱氏小儿药证直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