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宋十大家全集录

唐宋十大家全集录

五十一卷。清储欣(1631-1706)编。储欣,字同人,宜兴(今江苏)人,博通经史,早年以制艺闻名于东南。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六十始领乡荐,试礼部不遇,遂杜门不出,著书教授以终。著有《在陆草堂集》、《唐宋八大家类选》、《左传选》、《公羊传选》、《穀梁传选》、《国语选》、《国策选》、《史记选》、《西汉文选》、《周公太公论》、《挞伯禽辨》、《蜀山东坡书院记》、《挟天子辨》、《纪胜》等。并与蒋景祁合纂《春秋指掌》、《前事》、《后事》。此集为散文总集。收录唐代韩愈、柳宗元、李翱、孙樵,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等十家之散文。因其不满茅坤所选《唐宋八大家文钞》之抱匮守残,故仿其例,又增李翱、孙樵两家,辑成《唐宋十大家全集录》。所收《昌黎集》八卷,文二百五十三篇;《柳河东集》六卷,文一百四十四篇,并附《柳河东外集》文五篇;《李习之集》二卷,文六十九篇;《孙可之集》二卷,文三十五篇;《六一居士集》五卷,文一百零七篇;《六一居士外集》二卷,文五十五篇;《苏老泉集》五卷,文八十一篇;《苏东坡集》九卷,文二百四十一篇;《苏栾城集》六卷,文八十六篇;《曾南丰集》二卷,文四十七篇;《王临川集》四卷,文一百一十九篇。亦仿茅坤体例,附以作家小传、前人序跋等相关的资料,并采用眉批的方式,解说、圈点文之精妙所在,还于文后汇辑前人的品评、诠释等,为后人研习唐宋古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故流布极广。乾隆年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在此本基础上,“御选”为《唐宋文醇》。有清康熙间刻本、清坊间翻刻本、清光绪八年(1882)江苏书局刊本。《四库全书》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猜你喜欢

  • 经国雄略

    四十八卷。明郑大郁编订。郑大郁字孟周,温陵(福建泉州的别称)人。生平事迹不详。是书有“天经考”三卷,“畿甸考”五卷,“省藩考”四卷,“河防考”四卷,“海防考”三卷,“江防考”三卷,“赋徭考”三卷,“赋

  • 伤寒论注释

    见《注解伤寒论》。

  • 潍县志

    九卷。清王珍修,陈调元纂。王珍字鲁庵,陕西临潼县人,举人出身,康熙十年(1671)任潍县知县。陈调元字巽甫,一字鸥盟,邑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授宁津知县,后升任刑科给事中,清任行人司司正,

  • 略注丧服经传

    一卷。宋雷次宗(386-448)撰,清马国翰辑。次宗字仲伦,豫章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市)人。精通《三礼》、《毛诗》。居庐山二十年。曾从释慧远学《丧服经》。元嘉十五年(438),文帝召至建康,开馆于鸡笼山

  • 唐诗纪事

    八十一卷。宋计有功(约1126年前后在世)撰。计有功,字敏夫。湖南安仁人。生卒年不详。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绍兴五年秋七月戊子,右承议郎新知简州计有功提举两浙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有功,安仁人。

  • 周易经传通解

    十五卷。清戴醇撰。戴醇字和生,湘潭人。此书以讲解释易象为主,又能够以象求理,理象结合,并引据旧文,互相参证。如解九五需于酒食,说酒养阳五刚象酒,食养阴四上象食等,皆能够因象以明理,广征博引,颇能自出新

  • 瑶泉女史遗草

    一卷。清仲振宣撰。仲振宣生卒年不详,字芝云,江苏泰州人,仲鹤庆之次女,仲振宜之妹,张祥凤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为《泰州仲氏闺秀集合刻》之一。与其姊《绮泉女史遗草》合刻,称《

  • 左氏始末

    十二卷。明唐顺之(1507-1560)撰。唐顺之,字应德,一字义修。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以抗倭功,升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学识渊博,人称“荆川先生”。著有《武编》、《荆

  • 群书疑辨

    十二卷。清万斯同撰。万斯同生平事迹详见《声韵源流考》。此书主要杂考经史等群书。全书共分十二卷,一至三卷考论经传,第四卷杂论丧礼,第五卷论周正及春秋孟子,第六卷为礼说及房室夹室、附庙考,第七卷为历代庙制

  • 三家诗补遗

    不分卷。清代阮元(1764-1849)撰。阮元,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曾任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衔。本书补的是宋代王应麟《诗考》之遗。与在本书之前的范家祥《三家诗拾遗》各有详略。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