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晋李轨(?-619)撰,清马国翰辑佚。李轨有《周易音》,已著录。李氏《周礼音》既有古音,亦有转音,除为郑(玄)注作音外,亦为杜子春、二郑作音。作古音者,如《春官·序官》“乃立春官宗伯”,先郑注,
三十二卷。明陆云龙(约1628年前后在世)编。陆云龙,字雨侯,号孤愤生。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是编评选屠隆、徐渭、李维桢、董其昌、汤显祖、虞淳熙、黄汝亨、王思任、袁宏道、文翔凤、曹学佺、陈继儒、袁中道
七卷。宋杨士瀛(详见《仁斋直指》)撰,明朱崇正(详见《仁斋直指》)附遗。此书成于南宋景定元年(1260),又名《仁斋伤寒类书》、《活人总括》。卷一为活人证治赋,有论八篇,附司天在泉五运六气之图及伤寒脉
十六卷。《补注》一卷。清袁枚(1716-1798)撰。清石韫玉(1756-1837)笺。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初进士,改庶吉士。
宋蔡沈(1167-1230年)撰,清张文炳校刊。蔡沈字仲默,建阳(今属福建省)人,南宋学者。隐居九峰,学者称为九峰先生。曾师事朱熹。主要著作有《洪范皇极》、《书集传》、《蔡九峰筮法》等。本书卷首有张文
九卷。明朱绍、朱积同编。朱绍字善继,朱积字善庆,二人为兄弟。江苏江阴人。生卒年均不详。是编成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盖续《唐诗鼓吹》而作,故所录仍皆七言律诗。凡宋诗一卷、元诗二卷,而明人之诗乃多至
十卷。宋龙衮撰。龙衮,北宋吉州(今江西吉安)人,字君章。另有《(百马图〉跋》。其书详尽地记述南唐事,用纪传体,但不立纪传之名。考郑樵《通志·艺文略》记载,此书原本有二十卷。但自明以后就无完本。钱曾称其
三卷。明方学渐撰。学渐字达卿,号本庵,桐城(今属安徽)人。生卒不详。因其子方大镇显贵,赠大理寺少卿。该书是记载其乡里中有忠孝义烈之行人的事迹的著作。只要是作者所见所闻的,概皆收入。人各立传。共收50人
二卷。清王棻(1829-1899)撰。王棻字子庄,号耘轩,浙江省黄岩县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历主九峰精舍及清献、文达诸书院讲席,光绪二十四年(1898)赏加内阁中书衔。王棻论学不立门户,为文朴
二十卷。明孙承宗(约1646年在世)著。孙承宗,字稚绳,高阳人。万历年间进士,天启初累官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著有《高阳诗文集》。是集凡二十卷,其中,一卷至九卷收五、七言诗,第十卷收词,十一卷至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