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吾意盦长短句甲稿

吾意盦长短句甲稿

一卷。《乙稿》 一卷。清姚正镛撰。姚正镛,辽宁盖平人,字仲海,生于道光年间,逝于光绪年间,生卒年均不详。本词集之甲、乙稿皆作者亲手编订,收词三百零七首。作者早弃时文,壮年奔走边关。倥偬戎马,仕宦无成。老年追忆则黯然神伤,故其词尽危苦之语,无欢乐之辞。如《一剪梅》有句云“离情容易醉深杯,路似肠回,水似肠回。”《梦扬州》有句:“自客广陵,似此花时难赏。却教别梦烽烟恶,送玉真还返仙乡。从今后,凡葩俗艳,都恼愁肠。”春花秋月,入常人眼则赏心悦目,以愁人观之,则为伤心刺目之色,较为感人。终观姚词,凄凉悲苦有余,豪放旷达不足。有光绪八年(1882)刻本

猜你喜欢

  • 梧溪集

    七卷。元王逢(1319-1385)撰。逢字原吉。号梧溪、席帽山人。江阴(今属江苏)人。至正间、被荐,不就。元末农民战争爆发,避居松江乌泥泾。张士诚征召,不应。明初再召,又以老疾辞。“逢少学诗于陈汉卿,

  • 此木轩纪年略

    五卷。清焦袁熹(1660-1735)撰。袁熹字广期,号南浦,清江苏金山(今属江苏)人,一说华亭(今属上海市松江)人。康熙举人。自以非用世之材,不复会试。工诗文,喜研经传,诸经注疏都有笔记。著述不求闻达

  • 闲居草

    一卷。清董含(1626?-?)撰。董含,字阆石,一字榕庵,号莼乡赘客。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顺治十二年(1654)中举人,顺治十八年进士。官于吏部,后因奏销案被罢黜,终生未再为官。著有《艺葵草堂诗稿》

  • 洪范原数

    一卷。清吕调阳撰。吕调阳字竹庐,四川彭县人,同治举人。本书名为“原数”,实际上阐发很少。书中认为,《洛书》在伏羲氏时就有了;八卦、五行二图,又都是禹所祖述。这两处的解说都很荒谬。至于说“范金在熔似水”

  • 武侯全书

    二十卷。明王士骐撰。士骐生平仕履见《驭倭录》条。该书主要编述诸葛亮始末。开首录《三国志》诸葛亮本传,次录张栻补传,再后分鼎立、继统、连吴、南征、北伐、遗命、调御、法简八篇,以之补充张栻传,再次乃《心书

  • 六经正名

    不分卷,附答问五篇。清龚自珍(详见《泰誓答问》)撰。本书写成于自珍四十二岁时。全书大义,宗刘向《七略》及班固《艺文志》之说,把经部分为经、传记、群书。“经”,指的是《易》、《书》、《诗》、《礼》、《乐

  • 菩提棒

    一卷。清陈德荣(清初人,生卒年未详)撰。陈德荣字廷彦,渥城(今属河北新安)人。杂剧《菩提棒》共五出,取材于《情史·小青传》,而出入较大。明徐士俊《春波影来集》有杂剧《挑灯》亦演小青事。《菩提棒》第一出

  • 侍讲杂记

    见《吕氏杂记》

  • 曲阜集

    四卷。宋曾肇(1047-1107)撰。曾肇,字子开,南丰(今江西建昌县)人。曾巩之弟。治平四年(1067)进士,官至中书舍人、龙图阁学士。曾因元祐党籍,被贬为濮州团练副使,安置汀州。卒,追谥文昭。曾肇

  • 学海类编

    四百四十一种,八百一十卷。清曹溶(详见《崇祯五十宰相传》)编辑,陶越增订。陶越字艾村,为曹溶门人,余事不详。曹溶辑成此书,初仅有抄本,卷首分列四部,以类相从,一曰经翼,二曰史参,三曰子类,四曰集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