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合江县志

合江县志

①五十四卷首一卷,清瞿树荫等增修,罗增垣等增纂。瞿树荫,曾任合江县知县。罗增垣,邑人。《合江县志》同治十年(1871)增刻本,共五十四卷首一卷。卷首为序、凡例、目录。正文分为:卷一,星野。卷二,图考。卷三,建置。卷四,疆域。卷五,形势。卷六,山川。卷七,户口。卷八,田赋。卷九,水利。卷十,城池。卷十一,关隘。卷十二,津梁。卷十三,古迹。卷十四,公署。卷十五,学校。卷十六,祀典。卷十七,祠庙。卷十八,风俗。卷十九,兵制。卷二十,屯田。卷二十一,边防。卷二十二,驿传。卷二十三,铺递。卷二十四,武功。卷二十五至卷二十六,屯练。卷二十七,寺观。卷二十八,盐政。卷二十九,茶政。卷三十,钱法。卷三十一,木政。卷三十二,树政。卷三十三,蠲政。卷三十四,职官。卷三十五,选举。卷三十六,封荫。卷三十七,政绩。卷三十八,人物。卷三十九,列女。卷四十,隐逸。卷四十一,流寓。卷四十二,仙释。卷四十三,方枝。卷四十四,古帝王。卷四十五,故宫。卷四十六,陵墓。卷四十七,僭窃。卷四十八,艺文。卷四十九,典籍。卷五十,金石。卷五十一,物产。卷五十二,祥异。卷五十三,杂识。卷五十四,外纪。此志卷二十、卷二十四、卷三十、卷三十一、卷三十三、卷四十四、卷四十五、卷四十七,皆有目无志。此志据通志门类,按目填载者。且卷首宸翰,目曰艺文。卷三十六中封荫、制词等,亦曰艺文。而卷四十八艺文,则为传记。其散漫歧出,莫定指归。② 六卷,清王玉璋纂修。王玉璋,毕节人,曾知合江县事。合江县旧志明末毁于战乱,乾隆二十七年(1762)县令叶体仁创修之,嘉庆十七年(1812)县令秦湘续修之,同治十年(1871)县令瞿树荫又续修之,逮民国十四年(1925)已五十四易寒暑矣。四川通志局则聘前知事王玉璋主持重修县志事,终成兹编。《合江县志》民国十四年(1925)修,稿本。此志较旧志完备。其除艺文、金石外,莫不有表,尤以孔庙从祀诸圣哲贤儒汇表记载为详尽,其精审之处为诸志所无,惟金石不记断碣残碑,而泛载铜钟铁像,未免与题不称。其附文征两卷,收录亦近于滥。尚有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

猜你喜欢

  • 航澥遗闻

    一卷。明末清初人任光复撰。任光复,字廷贵,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生卒年月不详。明鲁王时任光复曾官太常寺卿,后降清,归里教授终老。《航澥遗闻》记顺治三年(1646)六月鲁王监国于台州,后死于金门,

  • 六书长笺

    七卷。明赵宦光撰。参见《说文长笺》。此书与《说文长笺》合刻,本为一书。以许氏叙内释六书之义者分为前六卷之首,以下备列班固、卫恒、贾公彦、徐锴、张有、郑樵、戴侗、杨桓、刘秦、余谦、周伯琦、赵古则、王应电

  • 淄川县续志

    八卷,首一卷。清王康修,臧岳纂。王康,北京市大兴县人,雍正五年(1727)进士。乾隆六年(1741)任淄川县知县。臧岳,濮州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举人,雍正八年任邑县教谕。王康掌淄川二年后,谋续

  • 广济县志

    ①十八卷,清阎国士、孙谦亨、王玉铉等修,王临等纂。阎国士,字振华,直隶保定(今河北保定)人,贡生,官广济知县。孙谦亨,字有终,直隶东安人,拔贡。王玉铉,字振公,号汉崖,陕西洋县人,进士,三人先后知县事

  • 春秋左氏传章句

    一卷。汉刘歆(?一23)撰,清马国翰(详见《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刘歆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刘向子,西汉著名学者。汉成帝河平中,与父向总校群书。刘向死,歆为中垒校尉,继承父业,整理六艺群书,编成《

  • 定陵注略

    十卷。明文秉(1608-1669年)撰。文秉,字荪符,号竺坞山人,竺坞遗民,南直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崇祯朝文震孟之子,经明清乱,隐居竺坞,不仕清朝,著述除《定陵注略》外,还有《先拔志始》、《烈皇小

  • 小尔雅

    亦称《小雅》。十三篇,即《广诂》、《广言》、《训》、《广义》、《广名》、《广服》、《广器》、《广物》、《广鸟》、《广兽》、《度》、《量》、《衡》。十三篇中《度》、《量》、《衡》三篇《尔雅》所无,为《小

  • 簠斋笔记

    一卷。清陈介祺撰。陈介祺,详见《簠斋金石文字考释》条。书中内容系陈介祺与吴云、王懿荣讨论金石的函件,由潘伯仁采辑成书。陈介祺一生矜慎,凡有著作,从不肯轻易付印。本书虽采自与吴、王二人往来函信,无段落体

  • 阳春县志

    十四卷。清姜山修,吕伊纂。姜山,山东单县人,进士,乾隆十九年(1754)任阳春知县。旧志创修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俞文英;至雍正间三度复修。乾隆十九年,姜山莅任,数年间,或咨询采访,或亲身经历,

  • 禅寄笔谈

    十卷、续谈 五卷。明陈师(详见《览古评语》条)撰。此书是陈师自永昌罢归,寓居僧舍时所作,因此以“禅寄”为名。此书成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笔谈》十卷,分三十二类,并附以杂著数篇。《续谈》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