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韵谱

古韵谱

二卷。清王念孙撰。王氏生平见“广雅疏证”。是书见于罗振玉所辑《高邮王氏遗书》。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十一亦存王念孙古韵分部说。王氏分古韵为二十一部,《古韵谱》按所分二十一部,分别辑录《诗经》、《楚辞》及群经韵字,搜集宏富,条理清晰。王氏所分二十一部是:①东(平上去)、②蒸(平上去)、③侵(平上去)、④谈(平上去)、⑤阳(平上去)、⑥耕(平上去)、⑦真(平上去)、⑧谆(平上去入)、⑨元(平上去)、⑩歌(平上去)、⑾支(平上去)、⑿至(去入)、⒀脂(平上去入)、⒁祭(去入)、⒂盍(入)、⒃缉(入)、⒄之(平上去入)、⒅鱼(平上去入)、⒆侯(平上去入)、⒇幽(平上去入)、(21)宵(平上去入)。以上二十一部,自“东”至“歌”十部为一类,皆有平上去而无入;自“支”至“宵”十一部为一类,皆有入声。王氏分部特点有五:①至部独立。王氏认为此部既非脂部的入声,也非真部的入声,应当独立为一部。此说江有诰没有接受,其他人是赞同的。②祭部独立。王氏把去声祭泰夬废与入声月曷等韵合为祭部,独立为一韵。③缉部独立。④盍部独立。王氏把缉部从侵部析出,盍(叶)部从谈部析出,独立为两部。⑤侯部有入声。段玉裁《六书音均表》“侯”部不配入声是错误的,王氏改配以入声。王氏认为古有四声,但是有些韵部是四声具备的,有些有平上去而无入,有些有去入而无平上,有些有入而无平上去。王氏晚年改定《合韵谱》时,接受孔广森“冬”部独立之说,分韵为二十二部。《合韵谱》罗振玉民国十四年(1925年)刊入《高邮王氏遗书》。严式海辑入《音韵学丛书》,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刊。义195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有《音韵学丛书》汇印本。

猜你喜欢

  • 李相国论事集

    六卷。旧本题《李深之文集》,唐李绛撰。实为唐史官蒋偕辑录李绛生前论奏编纂而成,卷首有蒋偕大中五年序文一篇,已有说明。李绛(764~830)字深之,赞皇(今属河北)人。宪宗朝宰相,佐宪宗平定藩镇有功。文

  • 西游录地理考证

    一卷。清丁谦撰。丁谦(1843-1919),字益甫,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清末举人,曾任象山县教谕二十余年,喜志历史上边疆及外国地理。撰有《蓬莱轩地理学丛书》六十九卷。此篇据盛如梓删略本,仅转录李光

  • 泛潇湘记

    一卷。清黄之隽撰。黄之隽,参见《浯溪记》一种。黄之隽由湘至桂,泛舟潇湘,溯江而上,揽其全景作此记。湘为水最著闻于楚南,故以三湘见称,即潇湘、沅湘、清湘。永州以上为潇,以下为湘,潇不及湘之长且巨。彭而述

  • 虑得集

    四卷,《附录》二卷。元末明初华悰韡(生卒年不详)撰。华悰韡字公恺,自号贞固处士,无锡(今属江苏)人。入明以后,不仕而终。为贻训子孙,取经史百家有关家教、礼学论述及自己心得,撰成此书,取千虑一得之义,定

  • 校定今文孝经注

    一卷。元吴澄(1249-1333)撰。吴澄字幼清,晚字伯清,世称草庐先生,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元代理学家、学者。其学主张折衷朱熹理学与陆九渊心学,而偏近朱学。著有《易纂言》、《易纂言外翼》、《书纂

  • 丧服释疑

    一卷。晋刘智撰,清马国翰辑。智生卒年不详,字子房,平原高唐(今山东省禹城西南)人。官至太常,谥为“成”。其事迹载入《晋书》本传。智是太尉实弟,贞素有兄风,少贫,每斫港柴以资自习,竟成名儒,著《丧服释疑

  • 周礼摘笺

    五卷。清李调元(1734-?)撰。调元另有《易古文》,已著录。李氏认为《周礼》乃“古周官底簿”,其自序称,曾作《周礼笺》,“复以其余,摘取注中经文互异之字而笺之”,而成此书。李氏又说,过去人们对《周礼

  • 家诫要言

    一卷。明吴麟征(生卒年不详)撰。吴麟征字来皇,号磊斋,海盐(今属浙江)人。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明亡殉难。此编皆为吴麟征居官时,寄训子弟之书。由其子吴蕃昌摘录其语,辑为一帙,故名

  • 圭塘小稿

    十三卷。《别集》二卷。《续集》一卷。《附录》一卷。元许有壬(1287-1364)撰。有壬字可用。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十。累官集贤大学士、中书左丞、兼太子左谕德。小稿,有壬自编。别

  • 金石萃编补略

    二卷。清王言撰。王言,字兰谷,浙江仁和(今杭县)人。咸丰举人。官严州寿昌(今浙江建德县)县学训导。本书为补订王昶《金石萃编》而作。书中著录自汉至唐石刻及钟铭等41种,皆《萃编》所未录。体例均依照《萃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