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南岳志

南岳志

①八卷。清高自位、旷敏本同撰。高自位,官湖南衡山县知县。旷敏本,邑庶堂。《南岳志》乾隆十八年(1753)刻本,共八卷。首星次。次图考。次形胜。次祀典。次书院。次寺观。次物产。次田赋。次古迹。次碑碣。次胜游。次径路。次仙释。次纪异。次祝辞。次文艺。每门皆有小序,总列于前。兹篇与他书体例稍别,其开卷即载尔雅霍山为南岳即天柱山,又引广雅天柱谓之霍山。又引三礼义宗,言南岳谓之霍,则使人疑其所志为天柱霍山,非衡山也。其后面方点明衡山亦名霍山,如泰山之名岱岳也,即常人所称衡霍泰岱。然此霍山非尔雅霍山也。尔雅霍山与衡山,因同称霍山,人常混淆之。兹篇详证其为二山,相差甚远,诚为一功。然其所述,开篇不明,须有耐心之读者,方能终解其意。此可谓撰述无方,诚为一大欠缺。② 二十六卷。清李元度撰。李元度,字次青,湖南平江人。《南岳志》重刻本,共二十六卷。分十四门。一曰星度。二曰图说。三曰形胜。四曰祠庙。五曰祀典。六曰前献。七曰仙释。八曰书院。九曰寺观。十曰古迹。十一曰物产。十二曰金石。十三曰艺文。十四曰杂识。兹篇考证甚详,多有正旧志之误处。如金石,谓弥陀和尚碑为承远作,般舟和尚碑为日晤作。日晤乃承远弟子也,为不同之二人。嘉庆通志则谓皆为日晤作,是误以为一人矣。艺文,谓廖侁南岳九真人传序,旧志及县志皆以为传,为误。杂识,辨回雁峰日,柳子厚诗曰“正是峰头回雁时”,盖即景之作,非雁至此即回。回雁峰,山势似雁之回旋,故名。综观全书,文词雅训。刊行后,遂受时人称赞。郦道元《水经注》曾谓,山水有灵,亦惊知己,次青为功衡山尤大。诚非虚言。

猜你喜欢

  • 防河歌诀

    一卷。清刘永锡撰。刘永锡,字我彭,详见《河工蠡测》条目。刘永锡历河干二十余年,暑热霜寒,风餐露处,谨小慎微,绸缪未雨,量堤岸之高卑,计修筑之长短,选器具,率徒役,或疏、或浚、或塞,因天之时,度地之势,

  • 昭忠录

    五卷。明周璟编辑,周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此书为成化间周璟上京请自唐以来褚仆射遂良祠入祀典而汇集此录,是篇无目录。书首列序舆图,卷一录奏疏、碑记、祀典;卷二发传志、史论;卷三录遗稿、题跋;卷四卷五

  • 乐部

    一卷。不著撰者。辑佚书,清马国翰辑。此书系从《太平御览》中辑出。马氏以为此乃隋时人所作,作者已考。书中首节载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等乐,并列举其乐器名称、种数、每部乐工人数、乐曲名目等内容

  • 诸家异象别录

    一卷。清方申撰。方申字端斋。仪征人,本姓申。道光中以经解补县学生,尤精虞氏易。所著除本书外,还有《虞氏易象汇编》、《周易卦象集证》、《周易互体详述》、《周易卦变举要》,总称“易学五书”。此书采诸家有关

  • 仪象考成

    三十二卷。清戴进贤主编。有二十六人参加编纂工作。前两卷说明“玑衡抚辰仪”的性能与用法,后三十卷是星表。包括总纪恒星及恒星黄道经纬度表十三卷,恒星赤道经纬度十二卷,月五星相距恒星黄赤道经纬度表一卷,天汉

  • 裴启语林

    见《语林》。

  • 毛诗古音谐读

    五卷。清杨恭桓撰。恭桓字穆吾,广东梅县人。生平事迹不详。作者以为诗三百篇除《周颂》外多字顺音谐,无句不韵,而今人却多不辨误读,故而在谐韵之处一一标明。另又指出大量的同音假借之本字。韵部相近而易误读之字

  • 求阙斋读书录

    四卷。清曾国藩(1811-1872)撰。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省湘乡人。道光进士,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擢礼部右侍郎,历署兵、吏等部侍郎。曾从唐鉴、倭仁学习程朱理学。同治七年(1868)任

  • 锄经余草

    十六卷。清王文清(公元1688-1779)撰。王文清,字廷鉴,一字九溪,湖南宁乡人,年九十二岁。少工文学,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岳州教授,乾隆初,以荐为三礼,律吕各馆纂修官,补内阁中书,考授御史

  • 宁化县志

    七卷,清祝文郁修,李世熊纂。祝文郁,曾任宁化县知县。李世熊,邑人。《宁化县志》康熙二十三年(1684)刻印。兹篇于建置沿革之利弊损益,反复阐明。有难明处,则加小注以释之。有关诗文分隶各门。艺文则只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