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冬青树

冬青树

二卷。清蒋士铨(1725-1784)撰。蒋士铨,字心余,又字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江西铅山人。清代文学家。士铨工词曲兼善诗文,在乾隆嘉庆时期影响很大,与袁枚、赵翼并称“乾隆三大家”。一生著述很多。现存诗有二千五百余首,大部分为抒情、吊古、纪游之作。其主要著述《忠雅堂集》四十三卷,包括文集十二卷、诗集二十七卷及补遗二卷、词集二卷。此外戏曲创作在他一生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是清代一位重要的戏曲作家。著有杂剧、传奇戏曲十六种。格调大都比较高雅。其中《临川梦》、《空谷香》、《桂林霜》、《雪中人》、《香祖楼》、《第二碑》、《四弦秋》、《一片石》与此书《冬青树》合称为《藏园九种曲》。其它有《采石矶》、《采樵图》、《康衢乐》、《忉利天》、《长生箓》、《升平瑞》、《庐山会》等。杨恩寿评赞《藏园九种曲》云:“乾隆时一大著作,专以性灵为字”,又云其“语无不练,意无不新,调无不谐,韵无不响。”可见当时影响之大。《冬青树》一剧写江西安抚使文天祥摆下家宴为母亲上寿,忽有圣旨说元兵逼近临安,命他率军勤王。文天祥告别老母,以家财犒赏军卒,招募新兵,奔赴临安。文天祥被封为丞相兼枢密使,总督诸路军马。临安城市一片混乱,大小官员纷纷投降。北朝大元帅唆都忙右歹驻扎皋亭山上,文天祥身衔使命前来议和。他问唆都:“此次元兵南来,还是希图争夺江山?还是志在金帛子女?”唆都回答说:“只因南朝君臣不振,此来实欲整顿朝纲。”他又责问为何让度宗的两位王子出奔,文天祥理直气壮地回答:“此乃宗庙社稷所关,岂是细事!北朝待皇帝好,则二王为人臣,若有差池,就别有皇帝出来。”几句话把唆都气得无言可对。在襄阳投降的吕文焕上来劝降,被文天祥痛骂一顿。唆都命人将文丞相送往北方,文天祥拔剑自刎,被伴臣信世昌夺下。文天祥被押到镇江,余庆元以酒劝醉护送他逃到江北的真州,后经辗转到达通州,得遇曹太监张少保,始知益王已在福州登位,改元景炎。他与张少保同船,来到福州。景炎皇帝即刻宣上殿来向他问计。不久,文天祥在潮阳与张洪范会战,一次战役中,不幸兵败被执,押送燕京,身居土室,诸气相侵,凛然无恙,作《正气歌》一首。汪元量将它谱入管弦,名曰《拘幽操》。一天,文天祥被绑赴柴市口,行刑前南朝的留梦炎丞相和赵孟頫学士摆下酒筵,文天祥一脚把它踢翻,称不吃这二臣的酒食。此时风雨大作雷电闪鸣,文天祥从容就义。文天祥升天后被上帝封为宪台,与谢枋得一起,审问南宋奸臣黄潜善、汪伯彦、秦桧、韩侂胄、史弥远、丁大全,把他们打入泥犁地狱,变为牲畜,永受烹炙宰割之苦。上帝见他有功,又升为都天总宪,谢枋得则为九天司命星君。是剧史实多本于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其中“发陵”、“收骨”、“私葬”、“梦报”等出,皆取自明人卜世臣之《冬青记》。此剧歌颂忠良,贬斥奸邪,悲剧气氛强烈,具有强烈的忠君爱国思想,反映了宋元易代之际的时代风貌,刻划了各种各样的人物性格。歌颂了爱国志士文天祥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表彰了谢枋得等一些忠义之士。为叙述南宋灭亡之际一部真实的历史故事。而前人对此剧评价不高。有乾隆间蒋氏藏园刊本、藏园重刊本、坊刻本、石印本。

猜你喜欢

  • 至游子

    二卷。无撰者姓名。此书分上卷、十三篇,下卷、十二篇。总其要旨,主于清心寡欲而归于坎离配合,以保长生延命。而且力辟容成公所谓“御女之术”,所言颇近于正。然其上篇多取佛经,又附会以儒理,说颜子之不改其乐与

  • 垂金荫绿轩诗钞

    二卷。清蒋超伯著。蒋超伯,字及籍贯、生卒年均不详。据集前序称:该诗集系清同治丙寅(1866)至戊辰(1868)夏之间,作者与友人方子箴“更相酬唱”而成,“或有作而和焉,或有无意而就焉。”因诗稿曾存放于

  • 淳朴园稿

    三卷。《外集》一卷。明沈祐撰。沈祐,字天用,号紫薇硖山人。浙江海宁人。生卒年不详。正德间以资进,官周府典膳。置宅于紫薇山下,构园曰“淳朴”。园内有“涵虚阁”、“藕花湾”、“白鸥沙”、“柳塘渡江”、“通

  • 周易内传

    六卷。清王夫之(生平事迹见《周易稗疏》条)撰。王氏所著《周易稗疏》,四库提要已有著录。王氏之易学以乾坤并建为宗,错综合一为象,象爻一致,四圣一揆为释,占学一理,得失吉凶一道为义。夫之服膺宋五子之学,抒

  • 读书料

    一卷。不著撰人。此书首尾残缺,好像是类书,但所援引记载的材料,编次上没有规律,内容似一些零散的读书材料,故此书命名为《读书料》。本书所辑的佚书,经类有《五经通义》、《易乾系度》;史类有《东观汉记》、《

  • 诗脍

    八卷。明陈云式撰。陈云式,字定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书分二十四类,为杂采诸家诗话而成,但讳其出处,故漫无持择,也就无法考证。《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 石船居剩稿

    四种,十四卷。清李超琼撰。李超琼字惕夫,合江(今属四川省)人,生卒年不详。幼年读书成都,二十九岁从军辽左,随陈海珊观察,行巡辽阳、海城,入凤凰城。在辽八年,辅佐陈海珊办理边务。后官江苏等县知县。四种为

  • 孔子门人考

    ①一卷。清朱彝尊(详见《经义考》)撰。朱氏以受业于孔子者为弟子,受业于弟子者为门人。书中共收孔子门人三十一人,后又附《孟子弟子考》十七人。于诸人事实从略,而详于历代封爵。此书有康熙年间刊《曝书亭全集》

  • 十处士传

    一卷。明支立(约1472年前后在世)撰。支立字中夫(一作可舆),嘉兴(今浙江嘉兴)人,生卒年均不详,由举人官翰林院孔目。精于经学,时人称为支五经。这部书乃是作者为常州学官时所作。取布衾、木枕、纸张、薄

  • 凤氏经说

    三卷。凤应韶(一作凤韶)(1741-1811)撰。应韶字德隆,江苏江阴(今江阴县)人,清学者。岁贡生。所居滨江,教学授徒以为生,独守一经,七十一岁卒。除本书外,尚著有《五经辨证》、《读书琐记》、《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