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六书辨通

六书辨通

四卷。清杨锡观(生卒年不详)撰。锡观字篆若,无锡(今属江苏)人。工翰墨,尤精篆隶,著作尚有《六书例解》。是书旨在辨别六书假借何谓可通何谓不可通。全书分韵编次,于每字之下各标出处并说明其本义,对于误通者则一一加以辨正。古书假借,但取音同,不求义合,杨氏则不明此理,仍要辨别其义。如所载汉《孟郁碑》、《尧庙碑》均借“舟”为“周”,杨氏辨之曰:“‘周’借‘舟’,于义不通,汉碑‘舟’字,当‘’字之误。,音舟,币遍也。”竟不知《经典释文》“鹘鸼”之“周”与“雕”字通,《类篇》“五月鸣蜩”之“蜩”一作“”。“周”“舟”二字本通,“鸼”、“”也没有周币之义,难道“”二字也得从“”吗?《四库提要》据浙江巡抚采进本著录于《存目》中。

猜你喜欢

  • 文选楼藏书记

    六卷,清阮元撰。此目多收江南传钞本,每卷分类排列,记书名、卷数、版本,略述内容,卷末集部多缺此项。有民国间传钞本。

  • 巾石遗编

    一卷。明吕怀(约1545前后在世)撰。吕怀生平详见《周易卦变图传》(辞目)。据《千顷堂书目》载《巾石类稿》本三十卷。而是集仅一卷。不知何人所编。集中所收皆掇拾残剩之余稿,寥寥数篇,不成卷帙。盖其原本久

  • 田寿荪行述

    一卷。清田兆林编撰。兆林,清末浙江山阴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该书纪其父田祚生平。田祚字元持,号寿荪,道光举人,官至江苏镇江府知府。现存光绪年刊本。

  • 赤嵌集

    四卷。清孙元衡(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孙元衡,字湘南,桐城(今安徽桐城)人,生卒年均不详。官台湾同知,终至东昌府知府。本集是元衡为台湾同知时所作,因该地有赤嵌城,故以为集名。集中多记海外风土物产,

  • 止泉文集

    八卷。清朱泽沄(1666-1732)撰。朱泽沄,字湘陶,号止泉。宝应(今江苏扬州)人。雍正中,直隶总督刘师恕欲荐之于朝,不应。讲道锡山,通书关中,都阐明朱学。有《止泉文集》、《朱子圣学考略》(已著录)

  • 适情录

    二十卷。明林应龙编。林应龙字翔之。永嘉(今浙江温州市)人。曾充礼部儒士。生卒年及其它事迹不详。此书成于万历十三年(1585),前八卷载日本僧人虚中所传弈谱三百八十四图。第九卷以下为外篇。又有《补遗图说

  • 瑞昌县志

    十卷。姚暹修,冯士杰等纂。姚暹,字智泉,湖南湘阴人,进士出身。同治九年(1870)任瑞昌知县。考瑞昌县志,康熙十二年(1673)江宁创修;雍正四年(1726)郝之芳再修;乾隆二十年(1755)蒋有道三

  • 明伦大典

    二十四卷。明嘉靖六年(1527)奉敕撰。初名《大礼全书》,后世宗朱厚熜更名为《明伦大典》。据史书记载,正德皇帝朱厚照死后无子继位,由慈寿皇太后与大学士杨廷和定策,选武宗从弟朱厚熜嗣皇帝位,是为嘉靖皇帝

  • 真灵位业图

    一卷。旧本题梁陶弘景(详见《古今刀剑录》)撰。《真灵位业图》,又称《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灵宝真灵位业图》。初言神仙真人者,并无等级观念。但随着历史的进展,或出于宗教的需要,逐渐有了关于神仙真人也分

  • 内板经书纪略

    一卷。明末刘若愚撰。刘若愚(约1595-1670),宦官。受魏忠贤牵连而遭幽禁。在此期间,撰写了目录学著作《内板经书纪略》,一卷。详细记载了内府所存的书名、册数、页数。该书现有松邻丛书(甲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