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六书约言

六书约言

①二卷。清吴善述(生卒年不详)撰。善述字澥城,浙江镇海人。是编于六书专以象形为经,以其他五书为纬,合许书九千余字,总分象天、象地、象人、象体、象事、象器、象植物、象动物八类;其属于各类之字,象天者五,象地者二十二,象人者三十二,象体者六十一,象事者五十八,象器者五十四,象植物者四十五,象动物者五十,总共三百二十六字;每字之下,各以其孳乳之字附之。统观全书,对于字形之孳乳,颇能贯串。文字虽分六书,而约言之只形声义三项。以声为系者有姚文田之《说文声系》,以义为归者有朱骏声之《说雅》,而以形为纲者则有此书与以上二书鼎足。《续修四库提要》曰:“其爬梳理董,则较姚朱二氏之作为尤难。循其条理,寻原究委,于文字之演进,纵不能贯彻一切,要亦可得十之八九。虽其所附合体字,不能确切不移;所参己意,不能遵守古训;其于全书大体之善,固无害也。”(冯汝玠)是书有光绪间刊本。② 二卷。近代金钺撰。金氏生平著述,见《说文提要校订》。是编分为八项,约而言之:一言《说文》部首及《说文》总义,二言六书义例,三言转注由某之误会,四言六书次第及名称,五言《说文》中之古籀,六言《说文》有大小字及提行本,七言字母,八言小学。其说得失参半,如于《说文》部首,谓“始‘一’终‘亥’,是许氏立题大旨,余则半谓中间条目,因便言之,若如《序卦》之不可移易则蔽”。于《说文》中之古籍,谓“《说文》以小篆为正文,而以古籀隶其下,其小篆之因仍古籀者即不再列;古籀、小篆之已经变易,而其同文之古籀,习见于当时之典籍者,即列古籀于小篆之下;其于当时典籍不曾习见之古籀,即不羼入。故《叙》虽述郡国亦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三代之古文,然其书中所列之古籀,则无见于某鼎某彝者。”以上所论,可谓有见。而于转注之误会,谓“曹仁虎之《转注古义考》,必即‘考’‘老’二字求之,张行孚之《说文发疑》所论转注,亦必即“建类一首,同意相受”二语求之,皆不免失之于泥”。此论则欠妥,有违于许氏之意。《续修四库提要》云:“是于六书仅能识其门径,而未能至于堂奥者。”(冯汝玠)是书有《许学四种》本。

猜你喜欢

  • 传书堂藏书志

    不分卷。清王国维撰。王氏精通目录学,曾受聘于浙江乌程藏书大家蒋孟薠(1877-1954)编撰此目。始于1919年,成于1923年,凡历五载,皆取自蒋氏家藏,悉尊《四库》体例。每书首载序跋、作者、年月及

  • 超性学要

    三十二卷,目录四卷。意大利多玛斯(1226-1274)撰。多玛斯是欧洲中世纪神学大师,天主教奉为矩矱者。《超性学要》是一部耶稣教类著作,原名《神学纲要》。当时耶稣会士译神学曰天学,此言超性学,故名为《

  • 孟子篇叙

    七卷。清姜兆翀撰。兆翀字孺山,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嘉庆时举人。赵岐曾有《孟子篇叙》,兆翀是书仍用赵氏篇叙之名。首列孟子年表,更以七篇分叙。每篇中又各有叙,从上孟叙起,《梁惠王篇》记历说梁、齐、邹

  • 词林正韵

    三卷,发凡一卷。清戈载撰。戈载字宝士,一字孟博,号顺卿,一作润卿,又号山塘词隐。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嘉庆十二年(1807年)县学生,选贡土,为太学典簿,未履任,以词学终老。精通音律,善丹青,尤以画

  • 清丰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杨燝修纂。杨燝,浙江平湖人。康熙三年(1664)进士,十二年(1673)任知县。杨燝来任翌年,时逢奉檄修志,与教谕刘璸、学生八人采集补辑,两月草稿成,杨燝亲手校定,三易其稿,十五年(1

  • 古香楼遗稿

    十卷。清沈长春(生卒年不详)撰。沈长春,清中叶人,字小如,籍归安(今浙江吴兴)。古香楼,是作者读书之所。其人乃乡邦巨儒,扬历仕途,官至州牧,郡守,按察使。诗词是其余事,然而天资高迈,下笔滔滔。《古香楼

  • 行在阳秋

    二卷。清戴笠(1614-1682)撰。笠字耘野,初名鼎,字则之,吴江(今属江苏)人。明末诸生。明亡后入秀峰山为僧,后还俗,以教授自资,勤于著述。著有《流寇长编》、《永陵传信录》、《甲申剩事》、《鲁春秋

  • 于湖小集

    六卷。附《录金陵杂事诗》一卷。清袁昶(1846-1900)撰。生平见《浙西村人诗初稿》。本集系袁昶官徽宁池太广道时所作;朋侪赠和篇什,间亦附入;后附金陵杂事诗一卷,是时张之洞方署江督,袁昶谒见,唱和遂

  • 诗经笔记

    四卷。明蒋以忠(生卒年不详)撰。蒋以忠字伯孝,学者称贞庵先生。常熟(今属江苏)人。隆庆进士,任广平知府。有文名,著有《艺圃琳瑯》、《清权山人集》等。《诗经笔记》为蒋氏的读《诗》札记,只录篇目,不录诗文

  • 禹贡水道析疑

    二卷。清张履元撰。张履元字苏斋,安徽泾县人,岁贡生,官吴江县训导。此书卷首有石韫玉序和张履元自序,书名取自陶诗“疑义相与析”之意。本书以《孔传》和蔡沈《书集传》为主,参考胡渭《禹贡锥指》而成。张履元认